根據勞動部調查,2016年台灣65歲以上的勞動參與率僅8.6%,遠低於韓國31.5%,也低於日本的22.7%。但在公部門的培訓課程裡,卻發現不少熟齡族很想再度就業。
「前半生都在為別人而活,退休之後,希望能夠不斷學習新的技能,也希望有一些收入,不需要跟小孩拿錢。」58歲的謝小姐說,剛從服務業退休,她仍希望嘗試不同領域的門市服務,了解服務業的新趨勢。
在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北基宜花金馬分署銀髮人才資源中心的門市銷售訓練課程裡,不少跟謝小姐有著類似期待的熟齡面孔,像是原本是公務員的徐小姐,「以前都坐辦公室,希望能有面對面接觸人群的機會」退休後想轉換跑道,公部門的訓練課程便成為他們拓展新工作的管道。
問起學員理想工作的條件,「不要做太久、不要太勞累、要開心。」三位退休後再就業的女性學員認為,退休後還是要保留時間給自己,彈性工作時間相當重要。
銀髮人才資源中心輔導員陳美伶分析,不少參與職訓課程的女性大多是離開職場二十多年的家庭主婦,雖然口條較為生澀,但他們社會經驗充足,也不怕生,主要加強他們的職場應對。而男性大多是退休後選擇再就業,比較執著於找過往長期從事的工作,陳美伶建議,拘泥於熟悉領域、相似職位的成功門檻較高,可嘗試工作時間較為彈性的服務業。
強調職場體驗
2015年銀髮人才資源中心為銀髮族群開設訓練課程,提供給55歲以上或已領取退休給付仍有就業意願的熟齡族參加,但就業率不高。2016年發放問卷調查後,他們發現學員認為技能培訓與職場之間仍有落差,因此增加職場體驗,並媒合能提供相關職缺的雇主。
因此,銀髮人才資源中心找上不少有意願的餐飲、門市銷售與長照產業,在培訓課程最後一堂搭配真實職場體驗,並加入現場徵才、初步面試。過往曾與速食店合作,體驗製作沙拉、飲料,讓熟齡族克服對自動化機具的恐懼。
年紀大是缺點,還是優勢?
「你們有被問過自己的缺點嗎?」在銀髮人才資源中心負責培訓的擺渡設計營運長林俊宏,問過不少想再就業的熟齡族,不少人自認年紀是他們最大的致命傷。
不過,林俊宏也曾遇過一位熟齡族充滿自信地回答:「年紀是我的優勢,我離退休剩下十年,因為我很穩定。」林俊宏認為,熟齡族的職涯階段已與變動性較大的年輕族群不同,若不希望人才快速流失的企業,可聘用考慮穩定性高的熟齡族。
觀察多年,陳美伶也認為熟齡族資歷豐富,唯一缺乏的是對現今職場面試多元化不夠瞭解,也比較不會包裝、行銷自己,因此也在培訓課程中特地加入面試課程。
林俊宏認為,熟齡族找工作跟年輕人其實差異不大,只是大多很久沒面試了,無論是過往擔任主管職或是家庭主婦,跟年輕人類似,需要的僅是換位思考,了解雇主需求,清楚表達自己的特質與經歷。
現在年輕人大多透過網路找工作,繳交履歷表給人力銀行,等待面試通知,林俊宏指出,網站介面設計讓雇主能夠以年齡篩選,將熟齡族拒於門外。但他也發現,不少熟齡族擅長以人脈找工作,在進修課堂、社團中認識還在工作的人,透過面對面的相處,更能清楚展露自己擁有的能力,獲取信任。
找工作第一步:重新盤點自我
「你已經回不去原來的位子,但你可以開創新的可能。」對著台下想再就業的熟齡族,林俊宏認為調整心態很重要,退休其實是釐清自我、重新出發的契機,他建議熟齡族好好盤點自己過往的經歷,謹慎思考自身條件與什麼樣的工作類型、職務最契合,就是再就業的成功關鍵。另外,熟齡族應重視面試時的打扮、衣著,並非擦脂抹粉,而是讓自己看起來有精神、整潔。
不少雇主也會擔心二度就業的熟齡族「意見很多」,林俊宏則建議熟齡族,若找到新工作,應為新工作賦予新的意義,不再拘泥於過往資歷與成就,「適應」是順利找到工作之後的第二道門檻。
林俊宏分析,他看過許多求職、上職訓課程的熟齡族,大多不乏職場歷練,要的只是一份重返舞台的成就感。雖然職場對年齡的不友善,一時之間很難改變,但熟齡族先將自己準備好,不僅可改變雇主印象,也可顛覆社會上對中高齡就業的歧視。
「不要自我設限」最後,林俊宏給熟齡族一點提醒,過往豐富的資歷是熟齡族的求職資產,卻也常常成為自我設限的原因。大多熟齡族再度投入職場,經濟需求並非首要目標,而是希望透過工作獲得存在感。林俊宏認為熟齡族更有餘裕可以找出自己想做、熱愛的事,「像是打太極拳,雖然不能賺錢,但你可以加入太極拳協會,或是在行政、活動上幫忙。」
延伸閱讀
加入安可人生Line,熱愛熟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