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愛前往大稻埕的繁華大街,感受台北新與舊、歷史遺留下來的獨特氛圍,其實在最繁忙的迪化街的另一邊,有一座堪稱世界獨特的偶戲博物館「台原亞洲偶戲博物館」,自2000年開始,由時尚老人林經甫主理的「臺原藝術文化基金會」正式在大稻埕成立這座偶博館,透過分享個人龐大的戲偶收藏,推展台灣本土文化特色。當初成立這個博物館,其實有一段深刻的故事。
「收藏戲偶,源自一份文化的感動。很記得以前在英國讀書時,經常參觀大英博物館,看見很多藝術品除了美麗以外,與文化及民族的連結。後來我再赴日本修畢博士學位,經常前往日本交流,有一次在大阪天理大學附設的博物館,看見古色古香的「六角棚」戲台,以及皮影、傀儡、木雕、與原住民工藝品,讓我產生極大感動。」
因為這個憾動,經甫大哥開始思考怎樣的文化,才能代表台灣這小島;偶戲是活生生的台灣文化,它成為了一個起始點,讓經甫大哥開始收集台灣的布袋戲偶和魁儡偶,還有亞洲各地的戲偶,到現在收藏戲偶超過20年,經甫大哥的收藏已經超過一萬件,收集台灣、中國等地最好的藏品,包括台灣傳統與現代金光布袋戲偶、傀儡戲偶與道具;大陸及東南亞的戲偶、皮影和傀儡;以及非洲和拉丁美洲的面具及劇本等,堪稱世界第一。
這一些也讓林大哥立志開設這座戲偶博物館,至今它已成為台灣少數有國際知名度的博物館,許多戲偶研究學者與藏家都慕名而來博物館取經,一睹這多元的典藏。
問到這些年來收集戲偶的深刻的記憶,經甫大哥曾經從骨董商買回一座流落日本彩樓(布袋戲台),它源自台北圓環知名布袋戲團真西園,後來真西園的創辦者王炎重遇這座木刻彩樓,當時他已經全盲,王炎光靠手觸摸便感動得流下淚來,也讓經甫大哥深深感到這一條孤單的文化收藏之路,也是很值得的。
台原亞洲偶戲博物館成立十多年,也很幸運找到來自荷蘭的漢學博士、漢學偶戲權威羅斌擔任館長,並在在博物館旁成立「台原偶戲團」,帶領劇團於四十多個國家公開演出。經甫大哥表示博物館未來計劃搬往同樣位於大稻埕的新地點,正在思考轉形中,希望更能與新世代接軌,吸引他們對偶戲的熱愛與興趣,持續努力將戲偶文化帶到世界舞台中。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