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可人生

如何預防「不知不覺中骨折」?

如何預防「不知不覺中骨折」

預防骨質疏鬆十分重要。用心照顧自己,才能長久擁有健壯的骨骼,走更長遠的路。(圖片來源 : Freepik)

作者/金景成

常聽到「不知不覺中骨折」的說法,這是用來形容骨質疏鬆症導致骨折的可怕之處,比如沒有跌倒卻骨折,甚至連本人也未察覺自己骨折。

骨質疏鬆症意指骨質隨著年齡增長而脆化,導致一些諸如摔倒時屁股著地、用力坐到沙發上、或是轉身向後的小動作,都可能造成背骨骨折。

背骨骨折需要二至三個月療程,有時可能還須動手術。此外,由於病患本身骨質脆弱,即使骨折癒合,其他地方骨折的風險還是很高。光是想像,就讓人不寒而慄。

因此,預防骨質疏鬆十分重要。尤其是女性,建議從年輕時就適當補充鈣質(建議每日攝取量至少650mg)。此外,飲酒過量、抽菸、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45歲前停經、父母曾有股骨或其周圍骨折經驗的人,都應提高警覺。

如果擔心,不妨接受骨質疏鬆症檢查。檢查是利用高度可靠性的DXA法(雙能量X光吸光式測定,可透過儀器照射微量X光,測定正確的骨密度)進行評估,並檢查本人的背骨是否發生未察覺而骨折的情況。

如果確認罹患骨質疏鬆症,一定要接受治療。醫師會綜合病患骨質疏鬆症的程度、年齡、常用藥物、血液檢查的結果來選擇合適的藥物,但重要的是病患定期重新檢查骨質疏鬆症的情況,適時調整藥物。當然,骨質要強健,運動和曬太陽都非常重要,相信這一點不言而喻。我們必須用心照顧自己,才能長久擁有健壯的骨骼,走更長遠的路。

 

鈣質自我檢測表

0分 0.5分 1分 2分 4分 得分
1 是否每天飲用牛奶? 幾乎沒有 每月一到兩次 每週一到兩次 每週三到四次 幾乎每天
2 常吃優格嗎? 幾乎沒有 每周一到兩次 每週三到四次 幾乎每天 幾乎每天
3 常吃起司等乳製品或飲用脫脂牛奶嗎 幾乎沒有 每周一到兩次 每週三到四次 幾乎每天 每天食用兩種以上
4 常吃大豆、納豆等豆類嗎? 幾乎沒有 每周一到兩次 每週三到四次 幾乎每天 每天食用兩種以上
5 常吃豆腐、什錦豆腐丸、油豆腐等大豆製品嗎? 幾乎沒有 每周一到兩次 每週三到四次 幾乎每天 每天食用兩種以上
6 常吃菠菜、小松菜、青江菜等蔬菜嗎? 幾乎沒有 每周一到兩次 每週三到四次 幾乎每天
7 常吃海藻類嗎? 幾乎沒有 每周一到兩次 每週三到四次 幾乎每天
8 常吃柳葉魚、沙丁魚乾等可連魚骨一起食用的魚類嗎? 幾乎沒有 每月一到兩次 每週一到兩次 每週三到四次 每天食用兩種以上
9 常吃仔魚乾、蝦米等小型海產乾貨嗎? 幾乎沒有 每周一到兩次 每週三到四次 幾乎每天 每天食用兩種以上
10 每天確實吃三餐嗎? 沒有照三餐吃 確實吃三餐

 

 

合計總分 評量 建議
20分以上 每天確實攝取800㎎以上所需鈣質,請繼續保持均衡飲食。
16~19分 略顯不足 每天需攝取800㎎的鈣質,攝取量略顯不足。建議多補充一點鈣質,將評分拉高至20分
11~15分 不足 每天僅攝取600㎎的鈣質,若不改善,終將步入骨質疏鬆。建議日常飲食多下點工夫,增加5∼10分的評量分數,才能滿足20分的鈣質需求。
8~10分 嚴重不足 鈣質攝取量不到所需的一半,建議應針對鈣含量豐富食品,食用比現在多一倍量。
0~7分 完全不足 幾乎沒有攝取鈣質,如不改善,會變得容易骨折,十分危險。建議重新審視飲食習慣。

*節錄自《骨質疏鬆症的預防與治療指南 2015年版本》

 

足不出戶反而會使疼痛麻木更嚴重?

如今受新型冠狀病毒影響,許多民眾都會減少外出。然而,如果走路不會痛,只要做好防疫措施,外出散步,藉機轉換心情,其實也十分重要。不過,城鄉之間,似乎無法一概而論。

足不出戶的生活,讓人較為擔心的,是對肌肉的影響。舉例來說,據統計,一般人躺在床上一週不下床,可能會流失10%以上的肌力。腰部或大腿肌力的流失,恐造成腰痛或膝蓋痛。

與其耗費大把力氣找回失去的東西,努力維持肌力反而更重要。此外,我們也擔心肌肉因少動而變僵硬。正如本書中亦有提及,肌肉僵硬,恐導致各種惡性循環,這一點也是我們極力希望避免的情形。

重量訓練,也就是所謂的重訓,可透過著重大腿、腹肌等大肌肉的訓練,來有效維持肌力。但切記,訓練後應搭配伸展放鬆,以防重訓後,肌肉維持僵硬緊繃的狀態。

當一個人身患坐骨神經痛等疼痛麻木症狀時,足不出戶可能導致情緒鬱悶,也不禁讓人擔心,他會一心只想著身上的痛麻,變得更容易感到疼痛。

眾所周知,適度散心對疼痛治療也非常重要,還望各位能謹記在心。個人以為,為了能在疫情結束後快樂生活,我們現在也應該要適度平衡生活,放鬆心情,並保持筋骨的柔軟度。

 

本文摘自墨刻出版之《坐骨神經超圖解》

《坐骨神經超圖解》

作者:井須豐彥、金景成

譯者:林姿呈

出版:墨刻


動起來 ! 改善下肢疼痛痠麻的基本運動

腰椎間盤突出快就醫,以免影響日常生活甚至性功能障礙 !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