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可人生

澎湖秋芳媽媽 : 清明的大蛤飯,年輕人吃的是新奇,老一輩才懂箇中感動。

info:

澎湖|許秋芳 1957年生

筆者|洪薏淳

 

起飛到落地間的距離,還來不及小憩,我來到了臺灣最大的離島―澎湖群島。

 

頭一次來到澎湖,踏出機場,嗅到的不是海的鹹味,看到的不是拍打上岸的浪花,反倒是條條馬路和盞盞紅綠燈,街上連鎖商店林立,想見到海就得騎一段路,才能遠遠看到海平面。簡單說,有種沒有離開本島的錯覺,像是來到一個南部的轄市,靠海的雲林或是嘉義。這才明白大家說的,澎湖觀光化多年,跟本島沒什麼差別,的確這也是我對它的第一印象。慶幸的是,此刻我們以採訪的身分來訪,因而能推翻了這樣的印象。

 

把澎湖比喻成世外桃源可能有點窄視,不過這裡的人的確有種遺世而獨立之感,說得好像是臺語卻帶有一點特殊腔調,每個騁馳而過的阿伯腳邊都橫著一尾魚,他們的市場看起來沒什麼不一樣,不一樣的是所有的海貨裡,很多大尾魚仔都是親自現撈現殺,阿桑們手中的螺肉一顆顆用尖鉗挑出,貝類的多樣性在攤位上擺起來簡直是活生生的圖鑑集,透抽新鮮得連身上的色素細胞收縮都看得明顯,就連乾貨店掃過去盡是魷魚乾、鰻魚乾、蝦米乾……,整圈逛下來還以為澎湖人不吃陸地上的動物,因為這裡的海鮮新鮮得連一點腥臭也沒有,和記憶中逛過魚攤印象很不一樣。

 

如果想更精確的了解屬於澎湖的遺世獨立,它的樸實和近人,得要從海開始提起。來到退潮十幾米的潮間帶,陽光刺眼地看不太清楚前方的婆婆們在忙什麼。實際湊上去一瞧,找到了這次要找的澎湖引路人秋芳媽媽,她手上拿著一支白鐵T字型握竿,以某種我算不出的節奏,正搓著淺灘上的淤積碎石。這樣的頻率忽然戛然而止,開始往下深挖,接著就掏出一顆大蛤,其實秋芳媽媽的熟練程度,已經是靠觸覺就能知道此處有無大蛤。花紋褐紫白的,我們就這樣在海邊蹭了幾小時,我還是分不出大蛤受到驚訝而噴出的泡泡、和腳踩出來的氣泡有什麼區別,當然,海瓜子、厚殼仔、珠螺、大蛤,也是傻傻分不清楚的。秋芳媽媽的海貨從來不賣的,只要看見海,她就開心,因為快樂,所以她做、她分享。

喜歡大海的秋芳媽媽是澎湖湖東村人。

秋芳媽媽,民國四十六年生於澎湖湖東村,那正是經濟起飛的年代,大多的年輕人都往臺灣本島尋找更好的發展機會,而秋芳則是因為家裡長輩的勸阻,直到結婚前才第一次搭機到臺灣開眼界。當時的澎湖資源匱乏,升不了學吃蕃薯簽是再普通不過的事,才十三歲國小畢業的她,就跟著爸爸、哥哥到鳥嶼討海捕丁香魚,再怎麼說也是女孩子,跟著出海絕對是吃足苦頭,那時丁香魚業正旺盛,燈火通明,有「小香港」之稱,在秋芳媽媽的記憶裡,小時候的澎湖是最美的,趴在船頭上看著清澈見底的珊瑚礁,她總能把苦給過濾,留下最美的記憶。

 

整整兩年的日子,每晚出海,白天回來還要去挑水幫忙農事,聽秋芳媽媽憶起,她的母親也是這麼勤奮持家,不是在海邊就是在田裡,要見到她一面,那就只有是雨天的時候,在豬圈裡看見她在準備豬飼料,但是澎湖終年少雨。

 

生命有趣之處,是永遠猜測不到此刻的經歷,正為未來鋪下什麼樣的風景。直到兩年過去了,捕魚的生活並沒有為家裡的經濟帶來明顯改善,父親才肯放手讓她到馬公試試,討海、苦工、挑水泥,大量勞力的工作奠基了秋芳厚實的臂膀,到了馬公在書局工作,成山的書籍需要搬運,只是這次手裡搬得再重,都內化成秋芳的實力和視野。這段時間內不僅閱盡參考書,算是補足了沒有升上中學的遺憾,更是和老闆娘學了買菜、配菜、煮菜的功夫,灌香腸、包粽子、做羹湯……全是家裡沒吃過、看不到的菜色。

「大蛤包飯」是澎湖人專屬的清明祭祖料理,慎終追遠必備的祭品。

從冰箱拿出處理好的大蛤,這時已經是清洗過數次,且完整的被撬開的狀態,爐子旁擺滿了備好的食材,每一樣都是秋芳媽媽的獨到和堅持。新鮮剔透的蛤肉是早上一起撿的,光看就知道這股咬勁會捨不得嚥下;蝦米是買了狗蝦回來蒸熟後,晒過一天半的時間,再剝殼去腸泥,難怪看起來有別於乾貨的乾癟感;香菇絲切得薄又工整,吸收了充足的水分釋放香氣,絕不是倉促的泡熱水催它軟化,準備了如此細緻又新鮮的材料,究竟能搭配出什麼樣不可取代的料理呢?

 

料理的味道是需要耐心經營的,就和生活、做人、感情一樣。「大蛤包飯」是澎湖人專屬的清明祭祖料理,慎終追遠必備的祭品,在掃墓後,子子孫孫享用完畢,會將蛤殼朝下留在墓上,象徵白銀,也代表子孫祭拜的符號。繞一圈市場可能吃過這道菜的人也不多了,年輕人吃的是新奇,老一輩才吃得懂箇中感動。

 

冷鍋、冷油、下蝦米,很少看煮婦這樣起鍋的,秋芳媽媽說這是關於料理的經營,用耐心和時間換到少油煙的健康,味道不比熱炒遜色,只要給予足夠的時間,香菇、油蔥酥、肉絲,就會釋放出溫柔的香氣,接著融合彼此,最後加入完美比例Q彈的糯米飯,不甩鍋、不添火,便完成。看著秋芳媽媽的經營之道,我竟一點也不躁動。那些粒粒分明的糯米,在鍋內和配料拌炒成恰當的分布,直到渾圓晶瑩的米粒皆染上淡淡的壺底色,才熄火,被精緻的保護進大蛤的臂彎。只需要十二分鐘,便讓人從廚房瞬間墜入深海裡,看見珊瑚礁裡躲著小丑魚,看見成群的沙丁魚,看見眼前游過一尾海鰻,看見味覺裡的海洋世界。

老澎湖人從小吃大的大蛤飯,裡頭每樣食材,在貧脊匱乏的澎湖,都是格外珍惜又蘊含最扎實的土地精華。

本島的北部人吃筍殼粽、南部人吃竹粽、原住民吃阿拜、討海人吃魚粽,澎湖人清明吃貝殼粽。一串十粒,一粒剛好一口,當做零嘴一樣無法自拔,作法看起來和肉粽極為相似,扳開外殼,將沒有餡料的那面殼作為湯匙,挖出另一面的餡料,享受的放入嘴裡,是掃墓時在外的吃法,吃起來像海鮮口味的一口粽,屬於它的經驗是要細嚼慢嚥,豐富咬勁的蛤肉,它和其他配料的精華都奉獻給了糯米,看起來可愛,吃起來樸實,卻停不下手。

 

雖然都不是什麼珍稀食材,真正稀有的石居(章魚)已經抓不到了,一斤兩千塊也沒有,聽秋芳媽媽說,以前她的媽媽討海回來是多到必須晒乾保存,也會當作其中的餡料包入大蛤飯中。過去這道老澎湖人從小吃大的大蛤飯,裡頭每樣食材,在貧脊匱乏的澎湖,都是格外珍惜又蘊含最扎實的土地精華。

 

透過飲食,了解一個人的處事態度,看見一方土地的生態,還有人與環境之間如何共處的方式。在這樣少雨、風大、生長季短暫的一座島上,明朝年間就有人遷移於此,收集綁船貨的草繩,捻成一雙防滑堅固的草鞋,當時沒有一個澎湖人在潮間帶是不需要草鞋的;將玄武岩、咾咕石打方就成了有磚瓦功能的建材,蚵殼燃燒後的灰燼混上水,就成了填平縫隙的水泥,在望安嶼的花宅聚落,還保存著三百年前的傳統聚落;利用潮差大的潮間特性,觀察風向、水向,建造出冬天也能集魚的石滬、格子厝(抱墩),小小的澎湖竟就擁有近三千座的石滬,在國際石滬保存文化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有一種說法,給你一塊地生活,不必遠行、交易,就能吃飽喝足的健康活著,而且身體能順應這塊地獨具的營養和特性。澎湖人亦是,早年儘管匱乏,還是讓他們找到了兼具智慧與美感的生存之道,與大海、與東北季風,創造了獨立獨特的國度。熄掉煙花、關掉霓虹招牌,離開觀光船,走下潮間帶,來一次抱墩體驗,認識玳瑁石斑、鸚哥魚、七彩神仙魚,親手捻一雙屬於自己的天然環保防滑草鞋,在絕美的花宅聚落前,看著無人岸邊的夕陽,任人都會用不同的角度重新迷上澎湖。

貝殼粽一串十粒,一粒剛好一口,當做零嘴一樣無法自拔,作法看起來和肉粽極為相似。

 

大蛤飯

份量:6

 

材料:

大蛤…30顆

圓糯米…一米杯

油蔥酥…適量

豬瘦肉…適量

狗蝦仁…適量

 

調味料:

米酒…適量

醬油…適量

鹽巴…適量

鮮味炒手…適量

 

前置:

  1. 將蒸熟的狗蝦在陽光底下晒約一天半,剝殼去腸泥。
  2. 乾香菇泡軟、豬肉切絲。
  3. 大蛤吐沙後,冷藏待微自然微開時,迅速將殼趁機掰開。
  4. 煮糯米飯。糯米泡水半小時,放入蒸籠,水分1:0.7,外鍋加入2杯水,將糯米蒸熟。

 

作法:

  1. 冷鍋冷油,將蝦仁加入煸香後,接續放入香菇絲、肉絲。
  2. 加入鮮味炒手、油蔥酥、醬油、米酒、水,炒至香氣足夠均勻。
  3. 加入煮熟的糯米飯拌勻,起鍋
  4. 將大蛤包入一小口炒好的糯米飯。
  5. 以棉線纏繞包好的大蛤飯,整串完成後,放入蒸籠炊熟12分鐘,大蛤殼由沙色轉變呈紅色即完成。

本文摘自野人文化之《島嶼上的飯桌》

《島嶼上的飯桌》

作者:島嶼上的飯桌

出版:野人文化


延伸閱讀

Anke人物 | 可傳家的菜市場學 – 番紅花

全球樂齡|83歲阿嬤自製食譜書,私房手路菜代代相傳

這間私廚,讓資深家廚變主廚展現拿手私房菜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