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可人生

熟齡的妳,更要重視子宮健康,避免子宮內膜癌找上門!

不當使用荷爾蒙藥物,當心帶來其他健康風險

馨慧醫師:

我遇過一位70多歲的患者,以為維持月經就可以維持青春。所以,她從更年期停經之後,就自行購買荷爾蒙服用長達30幾年。當我得知患者長年服用荷爾蒙藥物,而且沒有常規檢查之後,就建議她做詳細檢查,結果才發現她患有乳癌。所以,荷爾蒙治療一要遵照醫囑,千萬不可以自行購藥、服藥!

令人聞之色變的子宮內膜癌

根據臨床經驗,子宮內膜癌最常見的初期症狀為非經期出血。若是已停經婦女於停經後再出血,更應提高警覺。尚在月經期的女性可能會出現經血量過多或經期不規則的情況。這些症狀都是患者主動就診的重要指標。

子宮內膜癌是一種發生於子宮內膜上皮細胞的惡性腫瘤。這類腫瘤是由於細胞異常增生所引起,具有侵襲性和擴散至其他組織的能力。目前臨床上認為的成因,包括遺傳因子以及雌激素失衡的影響。

以中醫觀點來說,子宮內膜癌的形成與全身性代謝失調及病理產物 堆積密切相關。廣泛來說,身體的腫塊或是癌化現象,是陽虛陰盛後引 起氣滯、血瘀、濕停、毒聚等病理產物,互相牽纏勾結而形成。子宮內膜癌主要好發於更年期後的女性,被視為與高齡相關的疾病。其他高危險族群還有肥胖者、家族腫瘤病史的患者。

怡萱醫師:

子宮內膜癌原本是偏高齡族群的疾病,早期大部分在更年期後發生。更年期後若發生異常出血,其中首要考慮的就是子宮內膜癌。目前臨床患者逐漸呈現年輕化的趨勢,雖然更年期患者仍是主要族群,但年輕人也不應掉以輕心。

馨慧醫師:

卵巢癌跟子宮內膜癌兩者的高危險族群剛好是相反的,有一個是從未生育過,有一個是生很多胎。從未生育者罹患卵巢癌風險增高,這是因為她的卵巢從來沒有休息過;生過很多胎的婦女則是罹患子宮內膜癌的機率較高,可依自身情況留意。

子宮內膜癌的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以子宮全切除術最為常見,能有效清除惡性腫瘤並大幅降低復發風險。若是僅單純刮除癌細胞所在區域,因無法確保清除了所有癌細胞實際擴散範圍,復發或轉移的潛在風險較高。

對於仍有生孕需求的患者,若疾病處於早期階段,可考慮黃體素療法作為暫時性的保守治療方法,以抑制癌細胞增生並恢復子宮內膜功能,從而達成短期內懷孕的目標。

子宮內膜癌的治療雖以西醫的手術與放化療為基礎,但在患者不同療程階段中搭配中醫的輔助療法,近年來已成為有效的整合治療模式。在放化療期間或術後,常發生噁心、嘔吐、食慾不振及體力下降等副作用,此時中醫可以發揮輔助調理作用。藉助中藥處方與針灸療法,患者能有效恢復體力,改善食慾,減輕放化療帶來的不適。此外,中醫也有藥物可調整患者腸胃功能,增加營養吸收,以助加速術後恢復,提升患者整體生活品質。

和蓁醫師:

我曾遇過一個60多歲的子宮內膜癌患者,進入放化療階段後,患者一直感覺到噁心想吐,吃不下,甚至伴隨全身疲倦及腹瀉不停。後來,我發現她同時在服用來路不明的水藥,這可能是導致不適症狀加重的原因。坊間流傳治療癌症的藥,大部分都是清熱解毒效果很強的藥,容易導致腹瀉,全身疲倦。若非合格醫師開立的藥方,建議患者切勿服用。

婦科中醫穴位保養:

  1. 此穴屬於肝經,通常用來調理肝氣、解鬱安神、改善消化等。
  2. 太衝穴被廣泛應用來調理與肝經相關的婦科問題,如月經不調、不孕症、經前症候群、更年期症狀等。
  3. 【取穴】雙腳腳背,大拇趾和第二趾的趾縫之間,大約往內兩寸(約三指寬)的凹陷處。

 

本文節錄自《與妳的子宮對話》一書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