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自己是幾歲?】
才踏入捷運車廂,立刻有一位老先生從博愛座起身讓位。看他的年紀跟我沒差多少,動作也不是很敏捷,卻這麼有紳士風度,讓我非常感動。
我連忙稱謝,並說:「我再一站就要下車了,不用坐。」他才看似釋然地坐回去。
我只是沒染髮,看起來有那麼老嗎?
不禁想起最近讀到的多篇國際期刊論文提及,「別人眼中的你」、「自我感覺」和「實際年齡」,三者常有落差。通常,熟年者會覺得別人比較老,自己比較年輕,而且比實際年齡少個兩三歲,甚至更多。那位先生一定也是覺得自己年輕,才會讓位。
【「自覺年輕」是有好處的】
有一篇發表於二○一五年《美國醫學會內科醫學》期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的文章。在一項關於英國長期老化的研究中,六千四百八十九位、平均年齡六十六歲的社區居民被問到:「你覺得你幾歲?」
有七十%的人覺得自己比實際年齡至少年輕三歲;二十五%的人自認為與實際年齡接近(多或少個一、兩歲);只有五%的人,覺得自己比實際年齡老了不只一歲。
追蹤八年後,研究人員把年齡、性別、認知功能、憂鬱症、身體狀況等因素,也納入統計分析,發現與「自覺年輕者」相比,「自覺年老」這組的死亡率高了四十一%,而且以心血管疾病最為顯著。
可見,「自覺年輕」不僅令人感覺良好,甚至可預測其將來死亡率的降低,這可能是他們具有韌性與自信,正面看待老年,並且常與同樣自覺年輕的人相處的關係吧。
【愈怕變老,愈會被年老困住】
儘管年老帶來了人生經驗與智慧,但自古以來,無論東、西方的文化,都常把年老與衰弱、孤寂、失能、失智等疾病劃上等號,令人害怕變老。
對許多人而言,這種對老年與老化的負面刻板印象,不僅從小就深植腦海,等自己變老了之後,也常不自覺地認同這種觀念。
因此,有些人年紀大了,就自認外貌、體力與智力都變差,而不再積極從事各種活動、或與人互動,也不在意穿著、打扮,果真把自己塑造成了刻板印象中的老人。
【負面思考,可能會帶來慢性壓力】
歐美各國有許多大型研究計畫,分別對數百人至數千人,追蹤兩年至三十八年,探討「關於老年的正面或負面看法,對健康有什麼影響」。
近二十年來,這些研究陸續發表了結果:持負面看法的人,死亡率較高,住院次數較多;而持正面看法的人,死亡率較低,走路速度較快、手的握力較強、認知功能較佳,並且比較能從衛教課程受益,而改善健康。
以發表於二○○九年《心理科學》期刊(Psychological Science)的,美國「巴爾的摩長期老化研究」為例,這項研究,從一九六八年至二○○七年,追蹤了三百八十六位、年齡十八至四十九歲(平均三十七歲)的健康者。並且在一開始時,以問卷評估參加者對老年的看法,如「老人是無助的」、「老年人心不在焉」等共十六項,分數高於平均值的表示負面看法,低於平均值的為正面看法。
結果發現,在三十八年的追蹤期間,對老年持「負面」看法的人,出現第一次心血管疾病(包括中風)的比例較高。例如在第三十年時,持負面看法者的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為二十五%,而正面看法者只有十三%。
研究者推論,對老年持負面看法是一種「慢性壓力」,因而間接導致了心血管疾病發生。
【你怎麼看待老年,將來老年就會怎麼回應你】
能活到老,是種福報,因為不是人人都有機會長壽。
變老,雖然會容顏改變、體力衰退、慢性病上身、親友漸凋零,以及收入減少等,但同時也累積了人生經驗、智慧逐漸圓熟,而且可以放慢腳步,學習新東西或展開第二人生。
老年,其實是個持續成長的過程。
人生如四季,走過春耕、夏耘、秋收,來到冬藏的季節,只要年輕時努力耕耘,老來就有好收藏。不求完全無病、無痛,但是,有病時,積極治療;無病時,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發揮最佳身心功能,享受活躍生活。
怎麼想,就會怎麼做,最後達到你所想像的結果。
所以年輕時正面看待老年,就會不由自主地往積極、成長、健康的活躍老年路上走;反之亦然。可見你怎麼看待老年,將來老年就會怎麼回應你。
作者: 劉秀枝
出版社:寶瓶文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