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可人生

Anke 人物|簡靜惠推動成功老化關懷計畫 享受素直的老年生活

簡靜惠與齊邦媛老師

簡靜惠經常去養生村拜訪齊邦媛老師,一起談閱讀、談時事。(圖片提供/洪建全基金會提供)

文字=簡靜惠,圖片提供=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

2019年,我把戴了十幾年的髪片拿掉,頂著一頭灰白捲髪示人,真正走入老年歲月。朋友們先是投以驚愕好奇的眼光,三秒鐘不到,驚歎之後也就過去了,一切釋然!

我發現:「真的沒有人會在乎你的容貌!」

其實,打從很早以前,我就在準備走向老年了!過去只是在觀念、心態及生活方式上因應,早上去國父紀念館晨運,上菜市場買菜等,重視運動和養生。現在開始不刻意打扮穿著了,露出銀髮,內心自在坦然且內外一致地活在日常當下,這應該就是素直的老年生活吧!

共讀、共老也共玩

我剛進入法定老年的65歲時非常興奮,樂於享受各種老人的優惠,看電影、表演都是半價。尤其是踏上公共汽車時,一刷悠遊卡便響起「嗶、嗶、嗶」三聲。悲觀的人說:「這是老人的三聲無奈!」

我卻很得意:「這三聲在提醒,我老了,凡事可以慢慢來。」我不是一個人老,在素直友會中,我開心與大家共讀、共老也共玩!

2006年夏天,素直友會的年度關愛臺灣之旅,到北海岸、龜山島、佛光大學等二日遊,我們在新北貢寮鄉的福隆海濱夜宿一個晚上。各個不同讀書會的會友經過一天的共遊相處,老友舊識從容敘舊,不熟的新人則結交新朋友。這種藉著參與讀書會來穏固友情,同時拓展人際關係,在自然自在交流之中,互相學習新知舊聞,正是素直友會歷久彌新的價值。

旅途第二天的清晨,我在海邊散步撿貝殼時,認識了剛自臺北護校退休的林壽惠校長。我們談論家庭、童年,還有諸多社會現象、高齡化社會的新觀念,真是相見恨晚!不久,我們四周圍了一大群會友,面對「年華逐漸老去」的事實,大家都有同感。
怕老,似乎也是那時每個人的共同課題,身旁接連響起這樣的疑問:「怕老又不能不老,怎麼辦呢?」「那我們何不就一起來推動『不怕老』的行動?!」我回答。

好主意!大家拍手叫好,當下壽惠以及幾位會友都歡喜承擔,承諾參與推動,素直友會「成功老化」(positive aging)關懷計畫於焉成形。

成功老化除了照顧自己也要照看身邊的老人家,簡靜惠決定從陪伴婆婆(後排左三)開始,帶她參與讀書會,讀書給她聽,也邀請她與會友一起玩。(圖片提供/洪建全基金會)

從關懷家中與身邊老人開始

我很淸楚,素直友會只是一群讀書會組成的學習團體,以修練素直心為主旨,不是醫療也非社會福利機構,資源及能力都有限。我們掌握「能做不能做」的分寸界線,才不會因做不好半途而廢,而產生挫折感。成功老化關懷計畫若要成功,就得先從建立「老化及健康」觀念開始,而且得靠自己身體力行,從關心身邊的人做起,繼而幫助親友,再擴及服務社會。

那是2006年,社會上還不習慣用「老」字,大家都忌老、怕老甚至仇老。好像變老是一件見不得人的事。我遂帶著素直友會的會友們開始調整心態,大家從辦公桌、書桌抬起頭來,走入生活;學習放慢腳步,力行健身,更要養心,透過讀書會累積正確的認知觀念,均衡飲食,正常作息,早睡早起,運動強身。

接下來則要回歸自身與家庭,照看身邊的老人家。於是我決定從陪伴我的婆婆開始,每一個月陪她去參加已持續五十年的「十二姐妹會」。這一群自稱是「十二朵花」的老太太,高齡都已超過八十歲,以前是每月打高爾夫球的球友,後來打不動了,改為每月聚餐。她們氣質高雅卻老態龍鍾,是一群有著豐富生活經驗,充滿生命智慧的老太太,改稱自己這一群是「千歲美女」了。每個月我陪婆婆與她們聚餐,一邊聽她們笑語盈盈,話說從前,一邊也充當服務生,陪侍桌旁,在談話之間提供新的資訊。

她們當年都是商場大老的賢內助,非常疼愛我,常常勸我:「趁現在年輕多出去走走,我們現在老了,走不動了。」我也如同拿到令牌一樣,把握機會,在那些年趁機暢遊臺灣及世界各地。

我的婆婆在這群姐妹中排行老二,她會說一些平常在家裡不說的事。記得婆婆說,她年輕時經常與先生共商事業對策;在風氣保守的臺灣社會,為了國際貿易應酬的必要,還偷偷去學跳舞;卻都打著學「插花」的幌子,我公公信以為真,偶爾也會取笑:「學了半天,花插得不怎麼樣嘛!」

最有趣的是:婆婆回憶起她們這群姐妹淘互相掩護出主意,彼此通風報信的往事,引發更多笑聲與甜美回憶。在資訊還不太發達的當時,一群老太太在紅日即將落下的漫天晚霞裡,共同取暖,溫習盛年風華。而我發心陪伴的當下,有幸提早警覺,預先儲備「老之將至」的危機感,真是太幸運了!

開啟成功老化關懷計畫

《時代》雜誌歐洲總編輯凱瑟琳.梅爾(Catherine Mayer)在《逆齡社會:愈活愈年輕的全球趨勢》(Amortality: The Pleasures and Perils of Living Agelessly)一書中發明了Amortality一詞,意味「人們對生活的冒險和熱情,並未隨著年齡漸老而消逝,反而愈活愈帶勁」。梅爾說的「逆齡」與「成功老化」觀念與我不謀而合,人不可能追求青春永駐,卻可以擁有對生活永遠充滿熱情的健康心態。我喜歡這樣的觀念,也很開心素直友會的種籽呂淑真老師,主動承擔帶動成功老化關懷計畫,推廣這個嶄新且有溫度的活動。

呂淑真原本經營英文補習班,事業告一段落後,因為參與基金會的「自我人生的開拓」課程,認同素直友會讀書會精神,熱忱投身志工,擔任種籽培訓多年。2007年起,她承接下「成功老化關懷計畫」,因應高齡化的社會潮流,舉辦適合老人需求的系列教育講座,從「彩繪冬之美」、「樂活嘉年華」到「後五十歲人生規畫種籽培訓」等,邀請醫師、學者、專家開辦講座,提供銀髮族健康、養生、養心與生活規畫的新觀念。

呂淑真期望課程僅是一個起點,同時還要培養志工理念,讓學員自助更助人,從關懷家庭與社區長輩著手,進而推廣成為社會服務。於是,當素直友會課程結束之後,她邀請學員共同成立「關愛家族」團體,以讀書會模式繼續共讀,還進一步規畫許多戶外參訪與關懷活動,到仁愛之家慰問老人,講故事與唱歌表演,讓寂寞的老人家露出難得的笑容。呂淑真說,在讀書會的高齡長者中,有人分享、有人傾聽,人人都有揮灑的舞臺,就是最好的心靈妙藥。

最近一次的關愛家族活動是2021年的3月初,這群活潑又好學的資深素直人,帶著歡笑聲熱情參與,相偕參觀見學新開幕的鐵道博物館。真正應驗了「輸人不輸陣」,學習不落人後的好學精神。

而今,老人已是社會的龐大族群,而我以及讀書會群的一些會友,也都七老八十了!我們誇口說:「哪一年參加讀書會,你的年齡就會停在那一年!」

開創讀書會時,我48歲,那麼我是永遠的48歲。
(本文摘自《植栽一座文化森林》,簡靜惠著,洪建全基金會出版,文、圖洪建全基金會提供)

《植栽一座文化森林:洪建全基金會50年》
作者:簡靜惠
出版: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


延伸閱讀

洪建全基金會慶祝50周年 簡靜惠交棒洪裕鈞傳承「文化森林」使命

簡靜惠:用松下幸之助「素直心」面對銀髮人生

全台最年長碩士夫妻回鄉,如何讓老齡回春變樂齡?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