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可人生

如何才是藝術地過一生?

撰文/嚴瀟瀟

如何透過結構人類學家李維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的眼睛,來看喬納斯的一生?

這裡說的是《喬納斯與海》(Jonas and the Sea)中的那位喬納斯。這本繪本是荷蘭創作者瑪爾里絲‧凡‧德‧威爾(Marlies van der Wel)同名動畫短片的姊妹作,與動畫影片中的非線性結構有所不同的是,繪本中按照時間順序還原了喬納斯終其一生對「在大海中生活」這件事不懈追求的故事。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很早就發現自己無法像魚一樣在水中呼吸的喬納斯,鍥而不捨地製造能夠幫助他的身體長時間待在海裡的另一個「機械身體」。

書名:《喬納斯與海》/文圖作者: 瑪爾里絲‧凡‧德‧威爾/出版社:小典藏

有趣的是,在這一歷經反覆試驗的製造過程中,喬納斯所採取的方法是蒐集大海送上岸的各種東西,再將它們拼裝起來。這令人不由聯想到當代許多裝置藝術也類似地採取了拼裝拾得物(ready-made)的方法,以及李維史陀在《野性的思維》一書中在科學思維、神話思維、再加上藝術思維(美感思維)之間建立起來的理論秩序。

書名:《喬納斯與海》/文圖作者: 瑪爾里絲‧凡‧德‧威爾/出版社:小典藏

李維史陀以「以使用事件的碎屑物、存餘物來創造結構」和「以結構創造(改變世界的)事件」這樣截然相反的思維和工作模式,區分了拼裝匠(bricoleur)/神話作者與工程師/科學家;同時在二者之間,以具有美感思維的藝術家作為接合的橋樑,形容藝術家同時具有智者與拼裝匠的特質,他們創造出具體的物件,而這物件同時也是智識的產物。這種觀念在《喬納斯與海》中可以找到共鳴。喬納斯那些看起來冥頑不化的努力及最終的成果(一隻超越了生物/機械二元對立的拼裝魚),都可被視為一種藝術性的創造,因為他恰是在不斷的追尋中通達了事件的內在結構(大海的特性、他作為人類的侷限、以及透過實驗理解到的真正有用工具的結構),並實質上地透過諸多碎屑物變為零件、最終將這種結構付諸實現。而他那看起來別的什麼也沒做的一輩子,才是真正藝術性的一生,甚至可以說是達到了某種天人合一的境地。

書名:《喬納斯與海》/文圖作者: 瑪爾里絲‧凡‧德‧威爾/出版社:小典藏

《喬納斯與海》表面上看起來是一個「親近大自然」的故事,但實際上創作者瑪爾里絲本人對大海心懷畏懼。她在一次採訪中,直截了當地說明大海的象徵性才是這個故事的重點所在:「大海或許可以被隱喻性地看做是『機會的海洋』,促使你去思考生命中真正想要做的是什麼、它的意義究竟為何,諸如此類。」[1]她本人也透過在荷蘭海灘上蒐集和觀察各式拾得物,來支撐故事中喬納斯的建構行為。某種意義上,她創作這部電影、這本書的過程,也猶如喬納斯編織出的一生,是一種藝術性的生活歷程。

書名:《喬納斯與海》/文圖作者: 瑪爾里絲‧凡‧德‧威爾/出版社:小典藏

故事中同樣貫穿作為對照組的,是那些從海邊垂釣、小船捕魚、大船捕魚、到最後家園不保的人們。如果是你,你會選擇走哪一條路呢?

[1]參見:http://www.onepointfour.co/2018/06/01/jonas-and-the-sea/


作者/嚴瀟瀟

寫字的人,蟄居於藝術間,也時時放飛自己。跟隨孩子闖進繪本樂園,從此拓寬了藝術視野。偶爾不偷懶時,筆耕於「書房有隻貓」臉書粉絲頁。

 

 


延伸閱讀:

愛一直都在

圖文共舞的繪本奧秘

到底在排什麼呢?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