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可人生

大悲學苑創辦人:靈性關懷到最後是一種生命態度,越早學習,越能增進人生幸福

靈性關懷到最後是一種生命態度,落實在日常生活中。(示意圖來源: Freepik)

文/大悲學苑創辦人 釋宗惇

我們一直在這條路上走著,不管是揮汗如雨的炎炎夏日正午,還是天寒地凍的隆冬深夜。

1998,26年前,我在諮商實務課程下課的回程路上,巧遇當時蓮花基金會黃鳳英執行長與陳慧慈執行顧問,問我是否願意到醫院擔任宗教師,我說「好」,從此開啟了我投入安寧療護靈性照顧專業學習與耕耘的旅程。

那時,是台灣安寧療護方興未艾的年代。治療中的病人寧可痛也不願意使用止痛藥,擔心天花板效應,擔心有一天會無藥可醫。同時,印象中也有病人不顧尊嚴跪在地上向醫生求止痛藥,偶而聽到某家醫院病人因不堪痛苦跳樓輕生的訊息。

那時,是許多醫生認為病人死亡就是醫療失敗、轉介安寧就是放棄病人的年代。病人臨終如果不急救,醫師有被告的風險;病人臨終如果急救,不只是沒用的無效醫療,更讓臨終者承受莫大的痛苦。

也是在那個年代,遇到重度憂鬱的末期病人就照會精神科使用抗憂鬱劑,儘管病人可能不是憂鬱,而是強烈的生死困頓與死亡恐懼。

那時,是社會氛圍普遍將癌症污名化且避談死亡的年代,無形中增加病人更多桎梏–罹患癌症是因為失德、報應;家裡有癌症病人很不光彩,儘量遮掩不讓別人知道;到了末期也不敢告訴病人實情,擔心病人失去求生意志。另一端,病人默默獨自承受身心靈交迫煎熬的痛苦,家屬也難過異常。

那時,安寧療護各專業工作者都是時代的先驅,他們非常忙碌–
忙著照顧病人、忙著宣導安寧療護理念,扮演打不死蟑螂的角色,與病人原本的醫療團隊溝通治療方向,希望爭取一絲一毫病人的生活品質,卻可能常常無功而返;
忙著團隊內部身心靈跨專業的溝通,如何跨越障礙,協助病人善終;
在第一線面對生死,忙著學習突破自我極限,與病人、家屬及文化習俗的盲點拔河。

跟時間賽跑。

大家都覺得spiritual care很重要,卻不知道那是什麼?該怎麼做?

因為不知道,卻有立即性實務照顧的需求,1998年起,蓮花基金會委託當時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陳慶餘教授主持靈性照顧研究計畫,我做為第一位臨床佛教宗教師暨研究人員,以出家法師的身份,參與緩和醫療團隊的所有活動:病人照顧、新住院病人照顧計畫會議、團隊大查房、出院準備會議、善終評估討論、全國視訊個案討論、各種交流、國際參訪、慶生、法會、研習、教學等活動。在參與中不斷深入緩和醫療精神,也將第一線照顧病人所遇到的問題帶回研究團隊,開展靈性照顧內涵與視角。

第一年研究斐然有成,從30位收案照顧的病人看見,病人由安寧團隊提供照顧,生活品質提昇;在這基礎上更進一步,有宗教師提供靈性照顧,病人善終指數明顯提升,有更明顯的心性成長,印證靈性照顧的重要性。

於是第二年開始,研究結合臨床醫療與佛法的生死智慧,發展本土化靈性照顧模式,也開發各種照顧法門。

而後六年,有屏東一如淨舍會焜法師、會正法師的支持,開始培訓臨床佛教宗教師,並將完成訓練的法師轉介到醫院服務,之後再由蓮花基金會接續支持研究計畫至今。

秉持佛教悲天憫人胸懷,以及醫者視病猶親精神,我們走到生死的現場、苦難的現場,陪伴一個又一個備受煎熬的病人與家庭。懷抱著神聖的使命感走入臨床,為佛教二千五百年來的創舉,克服一次又一次照顧實務、研究與培訓無法持續的難關,從無到有,開啟佛教法師從事臨床照顧的專業。

過程中,為了確保宗教師培訓與研究計畫能夠持續不斷,2007年我也籌設了台灣臨床佛學研究協會,陳慶餘教授擔任創會理事長,我擔任秘書長。

再之後,社區醫療日益受重視,安寧緩和醫療團隊也努力的幫助末期病人能夠回到家裡,走過人生最後一哩路。過程中我們發現,病人回到家裡,醫療照顧都能維持高品質,但心理與靈性面向的照顧,卻嚴重缺乏資源。

那時,高鐵還沒開通,我經常搭飛機到各地醫院演講,我也是在許多教學醫院或教會醫院演講的第一位出家法師。幾乎每一次演講,台下都有人啜泣。演講後的提問常見二種狀況:一是親人離世時照顧的遺憾,二是「我想當靈性關懷志工,有什麼平台可以學習或提供服務?」

這讓我思考,在末期病人的靈性照顧這件事,病人與家屬很辛苦卻求助無門,社會上也多有滿滿愛心卻苦無使力空間的民眾,這中間我們可以做什麼?也許可以創設一個平台,讓病人與家屬有資源可以求助,讓有心、有力的愛心人士能夠學習與服務。

2011年,在邱董事長鼎力支持下啟建大悲學苑,2013年3月31日觀世音菩薩安座,開始了我們在社區的工作。

大悲學苑主要從事二項任務:一是提供末期病人靈性關懷服務,二是教育。
提供靈性關懷服務的人員需要經過長期且嚴謹的培訓,因此,大悲學苑的教育工作主要有四個面向:1.接引有心人經過培訓,成為靈性關懷人員,2.線上靈性關懷人員督導及在職教育,3.為醫療院所、安寧團隊或機構為專業人員開設靈性關懷精進課程,4.一般社會大眾靈性關懷生命教育宣導。

本書的主角土豆,就是已經完成靈性關懷課程,通過見習,開始跟著學長訪視病人,並且每一次訪視後需要回到學苑接受督導會談。

督導會談有二項任務:一是確保關懷人員的服務品質,在訪視過程中能夠以病人為中心,謹守核心理念,不逾越;二是由督導關懷訪視者,協助反思,開啟訪視者與自己的生命對話。方向對了,靈性關懷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修行法門,不只是助人,更是自我修練。

靈性關懷到最後是一種生命態度,落實在日常生活中。越早學習這樣的生命態度,越能增進人生幸福、減少遺憾。大悲學苑很努力落實上述理念,因此深受參與者認同,將大悲學苑當成每個人法身慧命的家,十年來也經歷很多感人的故事。

我們也深深瞭解,這些故事、照顧現場的感動,一般人能夠提早瞭解,可以大幅減少遺憾;如果有更多人認同並投入靈性關懷人員的行列,能為社會及個人帶來更大的光明。

很幸運的,我們認識了依揚想亮出版社劉鋆總編輯及王思晴主編。蕙質蘭心的她們,深深認同大悲學苑理念,實地參與培訓課程及訪視,花了幾年時間走訪作者,最後完成這本書。

誠如《回眸》紀錄片監製陳靜慧小姐看過書稿後所說:

《大悲事務所》即將出版,真是太好了
在很短的時間瀏覽了《大悲事務所》的內容
其中的對話讓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突然發現師父們和志工們去探病人時,總是會有大量對話
回到學苑的督導對談又是一個大量的對話
將這些對話文字化之後
竟然是如此精彩而豐富

這是一個對話的過程
在問答之間探討生命的課題

讀了大悲事務所之後發現
師父們其實不是愛說話、愛表達、愛表現的人
志工們也不一定都是個性開朗、愛聊天的個性
但面對病人與病人的家屬時
他們都有能力在對話之間引導、傳遞,進行身心靈的溝通

所以很特別的
光是對話的內容就可以看到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與問題所在
看似大同小異
其實拉出的對話線條所形成的網絡卻又是如此的獨一無二
靈性照護者遊走在這些線條之間
尋找打結之處
繼續用對話解開他們心中的結
繼續讓他們對話
找出心中巨大而混亂的線團的線頭

對話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
很多時候人的對話內容是個時間的相處與經過
然而靈性的對話是有目標設定的
循序漸進引導人們重新而誠實的面對自己
重點在把它講出來
講出來的話語繼續在對話之間整理分析,然後發現,第一次看到了真正的自己

這肯定是一本會令你感動的書。本書的完成,謝謝大悲學苑團隊及所有靈性關懷人員長期的努力,謝謝依揚想亮出版社,謝謝即將在今年第60屆金馬獎獲頒終身成就獎的陳坤厚製作人,謝謝李淑楨女士、大熊先生一起走過的路。

感謝一切因緣!依著最初一念心的承諾,我們一直在這條路上走著,祈願靈性關懷這個修行法門的智慧,能利益更多人、更多生命。

本文為依揚想亮人文事業出版之《大悲事務所》序文

《大悲事務所》

出版:依揚想亮人文事業出版

作者: 日青禾櫟

繪者: 薛慧瑩


「為什麼有些人走的很瀟灑?有些人卻走的這麼辛苦?」一位「靈性照顧」菜鳥志工的所見所思

健康時與家人討論最後一哩路,拉近自己與善終的距離

臨床佛教宗教師:從臨終到死亡就是一種身心解離過程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