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可人生

不要沒有尊嚴的孤獨老死,如何實現幸福老年?

圖片由FuSuSu .在Pixabay上發布

2017年的農曆年,我們買了伴手禮前往溫州街院長的住處。台大宿舍的日式房子非常老舊。按了門鈴過了半响,一位看起來六十多歲的男人開門。我們告知是化工系的退休教授,來向院長拜年。
這名男子介紹自己是院長的長子,從日本回來探望父母。我們進入客廳,一位批頭散髮穿得非常邋遢的年老婦女坐在沙發上,身上散發著尿味。我完全認不出來這是曾經擔任英文系系主任那位親切幹練,優雅美麗的院長夫人。她兩眼茫然無意識的走來走去。
院長兒子領我們進入房間,昏暗的房中床上躺著老人,對我們的問候,發出微弱的聲音。兒子說他中風後無法言語,不知道他到底聽不聽的懂。房間內的臭味更濃,令人心酸。
和大兒子聊天,才知道他們四個兒女,三個在美國,一個在日本當醫師。子女都成就非凡,也都在海外成家立業, 但是也因此無法回家照顧父母。
他們為父母請了兩個外勞同住,還請了一位護理師每星期來一天,指導外勞照顧技巧。三個居住美國的子女,每年回來一趟,只有居住日本的兒子兩三個月回來看看。
問兒子為什麼不將父母送到最好的機構照顧?他回答問過,但要等待很久所以放棄了。
離開院長家後,第一次想到有沒有什麼服務可以幫助像院長夫婦這樣的人?如果老人沒有子女,或子女是身心障礙者,或子女不在身邊,有可能得到幸福老年嗎?
兩年前,師大退休的老朋友來找我,問我認不認識可以協助安樂死的醫師,我問他為什麼想到安樂死?他說因為被診斷出來罹患老年失智症,他妻子已過世,不希望麻煩女兒,也不想延長沒有尊嚴的生命。我請他忍耐一段時間,讓我想想看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
我家樓上住著單身未婚的大姐姐,前幾年,還和她的兄姐密切往來,八十歲之後,兄姐都走了,孤伶伶的獨居生活。另外,隔壁的鄰居則是老同學,先生已經過世多年,唯一的女兒遠嫁英國,也是一個人獨自生活。
放眼身邊的親戚朋友,才發現即將孤獨變老的人何其多,他們對未來恐懼不安的聲音,默默的讓我聽到了。
如何實現自己想要的老年?
各縣市政府有老人福利,針對低收入獨居老人,被虐待老人有個案管理服務。但是以上我熟悉的這些人都不在政府服務範圍內。公部門的服務主要是維護生存權,而不是維護生命品質。
我積極上網,看看其他先進國家如何幫助這些老人。高賦稅國家沒有問題,全部由政府安排照顧,但是低賦稅國家如台灣就不可能了。我看到日本有一種服務,叫做絆之友會,為有退休金的老人提供替代子女的服務。
由自己確認的老年居住與生活意定書為根據,受過訓練的生活祕書在律師事務所的監督底下,依照老人的意定書幫忙處理生活安排。並且定期訪問,確定老人的生活品質。
當平均餘命不斷延長,失智或失能難以避免,越來越多人對老年充滿恐懼與不安。
台灣望年協會的目標是創造安心老年,讓沒有結婚的,沒有子女的,子女不在身邊的人都可以透過自主意願安排,由替代子女的生活祕書協助實現自己想要的老年。
協會成立前兩年,以社會教育為主,宣傳自主老年,簽訂自主居住與生活意定書。讓子女依照他們的願望安排老年生活;當然也讓沒有子女在身邊的老人透過服務來實現自己的生活方式。
除了社會教育,其他的工作是發展修正意定書,參觀各種老人居住與服務設施,以及發展生活祕書訓練與管理督導的系統 ,期待兩年後可以全面開展服務。
社會各界如果願意支持我們的理想和工作,請捐款或加入會員成為志工。
本文轉載自 台灣望年協會

作家曹愛蘭專訪 1 | 《在沒有太多明天的日子》以餘生為主題,寫年長者的生命故事

作家曹愛蘭專訪 2 | 成立台灣望年協會 預先計畫一個安心的老後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