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可人生

端午節特別企劃:划槳吧!人生越划越精彩的三腳渡龍舟隊

人生越划越精彩!(照片提供/台北市三腳渡龍舟文化發展協會)

文章=楊孟蓉,照片提供=台北市三腳渡龍舟文化發展協會

假日的清晨六點,波光粼粼的基隆河映照出北台灣的藍天白雲,一艘色彩鮮艷的龍舟疾速向前,劃開平靜的水面。

 

「一、二、三、四、五!」宏亮的口號搭配規律的咚咚擊鼓聲,船上槳手隨著節奏划槳入水,動作整齊劃一,展現平時勤練的成果。

龍舟隊賣力划槳的身影,為基隆河帶來活力。(照片提供/台北市三腳渡龍舟文化發展協會)

奪冠後 三腳渡龍舟隊正式成立

這群訓練有素的隊員來自台北市三腳渡龍舟文化發展協會,主要隊員大多是50歲以上或者已退休的熟齡人士,他們利用每週至少三天的時間,於清晨時光進行訓練,每逢端午節前更是加倍練習,他們划船的身影活躍於此,至今十餘年。

創會人之一蘇勝中說,三腳渡龍舟隊的誕生可以追朔到2006年,幾位漁民以及陽明晨泳會的成員為了參加比賽而齊聚一堂,「當時兩年一度的ICF國際龍舟賽在高雄舉辦,我們雖然經過嚴格訓練,卻也沒想到第一次比賽就獲得冠軍。」

2006年ICF國際龍舟賽奪得冠軍!(照片提供/台北市三腳渡龍舟文化發展協會)

這場比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隊伍,把獎盃留在台灣讓隊員們既興奮又激動。奪冠後,德國隊隊長得知他們是臨時成軍,由於歐洲國家的體育活動經常以俱樂部形式運作,因此建議蘇勝中應該成立龍舟俱樂部,讓龍舟隊得以長期發展,台北市三腳渡龍舟文化發展協會遂於2007 年正式成立。

 

划龍舟讓他們找回健康生活

三腳渡位置鄰近劍潭捷運站,是台北市最後的舢舨碼頭,龍舟停泊於此,因而以此為名。隊員都是運動愛好者,有些隊員是從年輕就養成運動習慣,除了划船也從事馬拉松、登山、鐵人三項等運動。也有些隊員是年輕時打拼事業忽略身體健康,中年之後積極改變生活型態。

三腳渡是台北市最後的舢舨碼頭。(攝影/楊孟蓉)

蘇勝中曾任職於外商公司,就像許多上班族一樣,年輕時一頭栽進工作,犧牲健康沒日沒夜打拼,直到48歲那年,因緣際會轉為貿易商,這回,他告訴自己要達到工作與休閒的平衡,更下定決心找回健康生活。

 

他開始游泳強身,在陽明晨泳隊認識許多同好,也因此接觸划龍舟,「划龍舟是全身運動,划槳要靠手拉、腳蹬,借用腰的力量來牽動,此外還需注意協調性,最重要的是,划龍舟重視團隊合作,只要一個人出錯就會影響隊友,好比蜈蚣,只要一隻腳出錯就會影響前進。」

創會人之一蘇勝中投入龍舟運動十多年。(照片提供/台北市三腳渡龍舟文化發展協會)

划龍舟首重團隊精神,一艘船有9對槳共18人,再加上鼓手、奪標、舵手各1人,總共21人,即使是小型龍舟也要有5對槳,練習時則最少要有4位槳手加1位舵手才能進行,只要有人臨時缺席就會影響全體進度,因此,擁有志同道合的隊友是先決條件。

 

隊員鄒蓬萊原從事貿易工作,划龍舟資歷20年,本身十分熱愛運動,擅長馬拉松、游泳、腳踏車等,其中單是馬拉松就已經登錄一百多場紀錄,此外也從事226公里超級鐵人三項賽。

鄒蓬萊(前排右三)樂在運動,享受每次參賽的過程。(攝影/楊孟蓉)

他因為經常在三腳渡碼頭附近跑步而結識龍舟隊,2006年一起組隊到高雄參加ICF國際龍舟賽,那次經歷讓他感受到團隊榮耀,「這裡講求團隊精神,而不是看個人表現,每位隊員都要在團隊中融合,隊員實力越強也會帶動其他人追求進步。」

 

2019年代表國家赴泰國比賽是他最難忘的經驗,但他認為,龍舟運動最大的快樂就是有同伴,一起練習一起參賽,彼此互相扶持,「參賽得獎固然光榮,但運動精神的重點是樂在參賽,要去享受過程。」運動讓鄒蓬萊容光煥發,看他笑容滿面分享龍舟活動,使人感受到愉快與鼓舞的氛圍。

 

隊員蕭進益原經營精品店,每天工作超過12小時,下班後進貨整理,晚睡而養成消夜習慣,過度操勞之下,三十幾歲就飽受三高、偏頭痛等困擾,後來連胃也出狀況,身體質量很差。蕭進益接受朋友建議進入陽明晨泳會,在那裡聽說蘇勝中一群人赴高雄參加龍舟賽的過程,「聽起來很有趣,還可以多學習一項運動,也想認識更多運動同好,所以也加入龍舟隊。」

運動讓蕭進益找回健康,提升身體質量。(照片提供/台北市三腳渡龍舟文化發展協會)

今年60歲的蕭進益目前半退休狀態,多年運動讓他肺活量、體能都有顯著改善,也已經十多年不必再服用降血壓藥。他感謝龍舟隊前輩不藏私,技巧傾囊相授,大家一起追求團隊榮譽。現在,蕭進益的女兒也加入龍舟隊,父女一起在龍舟活動中獲得更多生活樂趣。

 

隊員黃銘榮現已退休,原任職於越南貿易開發公司,一直都在從事馬拉松運動,四年前為了嘗試新運動而加入龍舟隊,「跑步消耗的熱量不大,划龍舟是全身性運動,反而讓我成功減重。」

黃銘榮四年前加入龍舟隊,嚴格要求自己精益求精。(照片提供/台北市三腳渡龍舟文化發展協會)

2019年世界龍舟錦標賽IDBF在泰國舉行,黃銘榮一加入龍舟隊就遇上大型比賽,賽前集訓7到8個月,每週進行4到5次的強度訓練,由於當時是新手,為了跟上團隊節奏,他嚴格要求自己修正動作不斷精進,而這些汗水都沒有白費,那次比賽他們超乎賽前預期,一路晉級到決賽,在強敵環伺之下獲得第四名殊榮。

 

他也以自身經驗歡迎新人加入,「不要看得太困難,抱著來運動的輕鬆心情,先把基本動作學好,動作標準就可以節省力氣。」

 

隊員桑良玉在醫院工作,負責國際醫療病人來台事宜與醫病關係處理。十年前從英國回台,一年內體重增加,為了健康跟同事相約跑步,從中認識龍舟活動,出於好奇而開始加入,「入門之後才發現實際跟想像的落差,划船技術很困難,划槳起落之間全身牽動,要注意到很多細節,要懂得如何使用肌肉。」

桑良玉在划龍舟過程中對照生活與職場,是運動以外的收穫。(照片提供/台北市三腳渡龍舟文化發展協會)

她坦言以前下班後喜歡逛街,完全不擅長運動,剛開始划龍舟被說神經傳導可能有問題,幸好教練看到她的可能性,桑良玉也在運動中開始慢慢認識自己身體,透過重訓讓身體在使用時更有力量。在她鍥而不捨的鍛鍊下,連續獲得110年全國冬季年和111年全國春季室內划船錦標賽公開女子乙組的第一名。

 

她說,划龍舟讓人學習在團體中尊重同伴,正好反映生活跟職場經驗,「不像跑步或騎腳踏車,一個人按部就班可以進行到自己的頂峰;划龍舟是團隊合作,每個槳都要用力才會有功能,相互配合才能讓每個人都發揮到最好。反映到工作也是如此,一個人沒出力就會影響整體。」

 

年齡不是問題 關鍵是要擁有熱情

三腳渡龍舟隊的隊員在年齡上以熟齡為主,蘇勝中說成立時沒有年齡上的設限,只是剛好成員都50歲以上,也可能是中年以後更加重視健康。不過,近年也開始有青壯年加入。他強調,年齡不是問題,最重要的關鍵是熱情,其他的外在條件都可以克服,當然如果會游泳就比較不怕落水,「偶爾會翻船,會游泳就不需要別人救援。」

隊員們透過比賽揮灑熱情、凝聚向心力,一起寫下許多精彩篇章。(照片提供/台北市三腳渡龍舟文化發展協會)

至於加入龍舟隊的條件,他幽默地說,首先得要有一艘船,當然也可以用租的。三腳渡龍舟隊的船出自國寶級龍舟製作師傅劉清正「阿正師」之手,蘇勝中也曾邀請隊員們親自彩繪船身,讓這項運動更具人文意涵。

彩繪船身(照片提供/台北市三腳渡龍舟文化發展協會)

蘇勝中建議熟齡族50-60歲保持三動三靜的休閒活動,60-70歲至少保持二動二靜,70歲以上至少一動一靜。他現在生活分為三部分,二分之一的時間投入工作,四分之一擔任英日語導覽志工,另外四分之一留給運動,從事鐵人三項、划龍舟、sup立式划槳,近年為了在龍舟賽獲取佳績,蘇勝中積極進行重訓,今年67歲的他,因長期運動而看起來精神奕奕,「不但沒有肌肉流失的問題,還可以一把抱起10歲的小孫女。」談笑間,充滿運動帶來的快樂。

 

協會當初成立的原因是為了參賽,隊員們透過比賽揮灑熱情、凝聚向心力,然而,最快樂的不是比賽獲得佳績,而是隊員之間的關心與陪伴,如同創辦人之一蘇勝中所說:「我們不只是結伴運動,更是生活上的夥伴。」

 

動力來自於熱情,凝聚力來自於團隊精神,每一次參賽都是共同努力的軌跡,他們一起寫下許多精彩篇章,三腳渡龍舟隊的故事正持續進行。


延伸閱讀

千歲龍舟隊誕生 29名參賽者因龍舟比賽變健康

擔心吃粽變重?試試這款專為長者設計的健康養生粽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