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可人生

學習讓我開啟安可人生,她們的學習故事

學習讓我開啟安可人生

採訪=邱詩琁,文字=夙越

如果想要開啟不一樣的人生,學習是根可點石成金的魔法棒。當然期間需要時間和心力的投入。

張瓊紅、陳淑玲、潘海明、王玲玲他們各過著不同的生活,但有個共通點,她們都熱愛學習,因為學習,有人學而優則教,成為老師;有人嘗試再創業;有人多了接案、工作機會。

疫情期間依舊可以像青年學子一般繼續線上學習,帶給自己更豐沛的能量,蓄積未來更多的可能。

Anke人物|陳淑玲透過持之以恆的學習,開啟退休後的斜槓接案生活

(圖片提供/芥菜種會)

原本在證券行工作順風順水的陳淑玲,在48歲時因為公司內部變動,導致意外提早迎接退休的到來。由於並非職涯規劃,所以退休初期生活節奏大亂,過去七點起床的習慣被睡到自然醒取代,因為起床不知道要做什麼;去澳洲找在那邊念書的女兒,將近一個月的時間,缺乏重心與目標,最後連女兒也受不了……

所幸還在工作時,下班後有去上書法課,陳淑玲就以此為起點,開始安排自己的退休生活。白天去聽講座、看展覽,對茶道也感興趣的她,在一次參與體驗課時,碰巧結識也叫淑玲的同好,從法院工作退休的她鼓勵陳淑玲去上佛學課,碰巧陳淑玲的老公也學佛,常有朋友到家裡一起聊經文佛理,聽不懂的她也想接觸看看,因而開始到精舍上課。

漸漸地,陳淑玲的退休生活被書法、畫畫、篆刻、佛學課填滿,還有插花、園藝課等接續而上……

Anke人物|陳淑玲透過持之以恆的學習,開啟退休後的斜槓接案生活


Anke人物|用多支手機瘋玩手遊,王玲玲多元不設限的學習人生

縫紉班學員穿上自己的圍裙作品,輪流上台說明創作理念。圖為學員王玲玲。

當年不愛唸書的學生,因為「不小心」考上東吳政治系,導致無緣去唸更感興趣的實踐家專(現已改制為實踐大學)。畢業後同學們紛紛朝政治圈、調查局等公務體系發展,王玲玲則選擇把稚齡的兒子送去托兒所,獨自走向繽紛燦爛的學習之路。

雖然不愛唸書卻熱愛各種學習,畫畫、書法、棉紙撕畫、拼布、縫紉、刺繡、金工、烘焙、電腦多媒體……族繁不及備載,得從她家累積的各式工具、材料、成品略窺一二,而更豐碩的成果則體現在王玲玲本人身上……

Anke人物|用多支手機瘋玩手遊,王玲玲多元不設限的學習人生


Anke人物|疫情期間正是學習好時機,張瓊紅透過多元學習開啟更多扇窗

(圖片提供/芥菜種會)

在日本求學時念的是美容美髮專業的張瓊紅,除了習得髮藝之外,流利的日語自然也成為第二專長。因語言長項,在高鐵營運前期,當時南部缺翻譯,她曾南下以合作方式接案,隨需求告一段落,經朋友介紹轉至導遊領域,原本案源穩定卻被突來的疫情打亂了生活步調。

「學習就是對自己最好的投資」張瓊紅說,她利用這段沒案子的時間,去上了許多課程。曾上過職訓局的多媒體課,甚至考了月嫂,接觸到芥菜種會的縫紉班,是她很感興趣的課程,因為過去忙碌的接案工作讓她一直沒時間好好學習新東西,之前整理衣櫃時,將二十幾件牛仔褲全數送給友人,結果上了縫紉課,恰巧是學舊衣物再利用的修補改造內容,她笑說,晚了一步,很想把送出去的褲子拿回來再改造……

Anke人物|疫情期間正是學習好時機,張瓊紅透過多元學習開啟更多扇窗


Anke 人物 | 揪朋友微型創業,潘海明為老後生活未雨綢繆

潘海明穿上自己的圍裙作品,在縫紉班課堂上說明創作理念。

習慣未雨綢繆的潘海明,從年輕時代進入職場就開始有規劃退休生活的概念,當時勞保制度尚未完備,她就知道「累積」的重要性,不只在財務方面,還有培養興趣手藝。

原本即擅長拼布,經朋友轉貼訊息得知芥菜種會開辦的縫紉班,立刻報名參加。課程中受到老師啟迪,雖然很多基礎內容是原本就會的,但是仍收穫滿滿,包括吸收老師的授課技巧,因為潘海明也曾有過教學經驗,這種再學習所帶來的成長感受,啟發性的引導教學也刺激她萌生新創意,讓她有了整理過去、重新再出發的勇氣……

Anke 人物 | 揪朋友微型創業,潘海明為老後生活未雨綢繆


延伸閱讀

芥菜種會推再學習、再就業,靠手藝、創意縫出新人生 

Anke 人物|一年超過365場手機教學活動,智樂活師培團隊透過手機教學造福長輩 (上)

大學招生面臨少子化衝擊,連結退休社區帶動轉型契機

全球樂齡|日本「100歲大學」教你如何好好變老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