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可人生

聽作家王浩一談:宋朝柳永、唐朝白居易 退休日子怎麼過?

王浩一

(攝影/林煜幃)

宋朝柳永七十致仕,退休日子都依戀在青樓

古人有言「大夫七十而致仕」,致仕就是退休,古代文官七十歲時「還祿位於君」,他們有退休金「食舊德」,漢朝時可以領三分之一,唐朝時得領二分之一薪水。

宋朝的大詞家、文學家柳永,他的作品受到愛戴,「凡井水處,皆歌柳永」。五十一歲的他終於揮別抑鬱不得志,考中進士,開心地寫下〈柳初新〉紀念。他描述當時的情況:新科進士們在朝廷的安排下,遊覽京郊皇上的御花園,他們魚貫成行,俊美如畫。御花園裡微風習習,桃花浪暖,大家如鯉魚躍入龍門一步登天,即將平步青雲。當遊完了御花園,結伴遊覽京城,又騎著俊美的馬匹飛馳,開封京城街區為之塵土飛揚。

別有堯階試罷。新郎君、成行如畫。
杏園風細,桃花浪暖,競喜羽遷鱗化。
遍九陌、相將遊冶。
驟香塵、寶鞍驕馬。

五十一歲柳永的第一份工作是浙江睦州的「團練使推官」,之後有十九年的地方與中央職場生涯。七十歲時,按照朝廷規定他要致仕了。退休後,柳永直接住進青樓裡,最終死在名妓趙香香家裡。他的退休生活模式是特例,美人窩是他的生命終點。柳永的後事雖無家人祭奠,但不是現代人的「孤獨死」,他的葬禮極其風光。最終由汴京城的歌姬、妓女合資為他大出殯,場面是全城妓女停業公休為柳永送終,魚貫執紼,墳頭上盡是鶯鶯燕燕,真是讓古今所有男子豔羨的驚人句點。

我要說的是,每人的退休生活大大不同,有暢快的、有低迴的、有要死不活的、有等死的……也有像柳永這般的「理想老後的自己」。


唐朝白居易,退休日子都在洛陽香山寺

五十八歲的白居易退休願望終於實現,選擇在洛陽展開退休生活。開始之際,他甚至高興地預告:「詩境忽來還自得,醉鄉潛去與誰期?東都添個狂賓客,先報壺觴風月知。」抵達洛陽不久,就收到老友崔玄亮從長安寄來的信,說他自祕書少監改任曹州刺史,辭謝不就,他也要退休回到洛陽。哈哈,白居易又是一陣開心:「倚瘡老馬收蹄立,避箭高鴻盡翅飛。豈料洛陽風月夜,故人垂老得相依。」有老友一起退休,這個晚年日子太好了。

回到洛陽履道里的舊居,白居易清楚自己生命途程有了新開始:

驛吏引藤輿,家童開竹扉。
往時多暫住,今日是長歸。
眼下有衣食,耳邊無是非。
不論貧與富,飲水亦應肥。

這首〈歸履道宅〉小詩所描繪的,也是我從職場退休三年來的心思,「不論貧與富,飲水亦應肥」,我讀得津津有味,也多了許多退休後同理心的共鳴與閒適心態的仰慕。白居易過去的詩文作品,秋天總是令人悲傷,但是退休後的他,心境感覺反而改變了,開始覺得秋高氣爽了。在洛陽香山寺山腳的伊水邊散步,別有一番妙處:

下馬閒行伊水頭,涼風清景勝春遊。
何事古今詩句裡,不多說著洛陽秋。

(本文摘錄自作家王浩一新作:《向夕陽敬酒:生命深秋時的智慧筆記》)

《向夕陽敬酒:生命深秋時的智慧筆記》
作者: 王浩一
出版:有鹿文化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