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可人生

如何設計下半場人生?「台灣樂齡學習之母」魏惠娟:第一「要改變」(上)

change

(圖片來源/Photo by Charlie Firth on Unsplash)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其實,我們都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世界正在變老。人口統計學家不斷地用數字告訴我們,除了非洲以外,整個世界都在變老,從歐洲、美洲、亞洲,到南半球的澳洲、紐西蘭等,幾乎無一例外,人類都活得比以前(至少三十年前)更老。從古迄今,人類的壽命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那麼長,過去,一般人活到五十歲可能一生就結束了,現在隨便走到任何一個國家、地區,到處都能看見高齡的長者,平均壽命已達到八十歲。

我們正在進入百年人生

從人口結構的觀點來看,臺灣從二○一八年三月底就已經進入一個新世紀,六十五歲以上的人占所有人口的14%,正式跨入高齡社會。人口統計資料更預期,我們會在二○二五年進入一個超高齡社會,屆時每五位當中,就有一位是所謂的高齡者。一方面這真是人類社會的一大成就,另一方面,也是大家的警訊,人口老化現象提醒我們面臨了需要改變的時刻,你意識到了嗎?

二○一七年出版的《百歲的人生戰略》,作者林達‧葛瑞騰(Lynda Gratton) 、安德魯‧史考特(Andrew Scott)指出,人類預期壽命不是微幅增加、而是大躍進。他們說,今天的孩童有超過50%的機率可以活到一百零五歲以上,而上一世紀的孩子只有不到1%的機會。

過去兩百年,人類的壽命穩定成長,大概是以每十年增加兩歲的速度遞增。預計現在二十歲的人,有50%的機會可以活到一百歲。他們以最長壽的日本為例,指出二○○七年出生的日本孩子,有50%的機會活到一百零七歲;到了二○一四年出生的孩子,長壽機率又提升至有50%的人可以活到一百零九歲。

如果做一個大膽預測,長壽社會的趨勢,使得百歲人生成為最保守的估計,一般人最起碼都能活到一百歲。當我們歡欣鼓舞地迎接長壽時代來臨,卻也無可避免地必須面對一些新的挑戰。比方說,高齡者的身心照顧、就業轉職、居住安頓、退休生涯等等。退休以後平均至少還有二十至二十五年的壽命,這多出來的時間如果能好好規劃,仍有許多潛能可以發揮,繼續對社會人群做出貢獻;反之,若不能及早安排並善加利用,可能會變成人生災難。

《百歲的人生戰略》的兩位作者認為,百年壽命與延長工時終將成為現實。傳統生命三個階段──求學、工作、退休──的觀念必須要打掉重練。退休是第三人生的開始,屬於人生下半場,長壽人生「活著」的祕訣,是繼續工作與貢獻社會,人生下半場需要設計!

退休後的再就學祕訣

繼續工作、社會參與,讓退休人士有機會幫助別人實現夢想,這是五十歲後的人生意義。雖然,下一個職場的薪水可能減少了,但是,生命意義與生活彈性卻更大;退休後繼續工作,權力與影響力變小了,但是,能夠幫助別人的機會卻更多了。只是,從這裡到那裡,過渡期比想像得更長。目前還在職場打拚的人,首先確定繼續工作是必要的信念,接著,開始學習準備,才能順利過渡到另一個階段。唯有繼續工作,接受不只做一份工作的想法,並且做自己真正想要的工作,才能夠實現夢想。只有透過工作,繼續貢獻,才能讓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好,也讓世界更美好,這是退休後繼續工作的真諦。

哪些人能夠更順利地轉換職涯、成功再就業呢?我跟我的同事們曾經進行一份研究,一共有一千零七十五位四十五歲以上的中高齡工作者接受問卷調查,我們的目的是在探討,目前在職場上的中高齡者,具有哪些背景屬性的人,更有再就業的意願?其次,具備哪些能力的人,他們成功再就業的機率更高?

繼續閱讀:如何設計下半場人生?「台灣樂齡學習之母」魏惠娟:第一「要改變」(下)

本文摘自:《樂齡的幸福課:設計你的下半場人生》
作者:魏惠娟、王梅
出版社:四塊玉文創


延伸閱讀

熟齡族再就業的理想工作:不勞累、工時彈性、要開心

全球樂齡|高齡運動市場夯 銀髮教練出列

全球樂齡|「阿嬤出租」讓你租到萬能可靠的阿嬤!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