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可人生

三種方法增強高齡心理韌性 享受當下的幸福快樂

國立陽明大學臨床護理研究所教授童恆新於「2018榮陽論壇」分享高齡韌性研究結果與身邊實例。照片提供/國立陽明大學

「母親在開刀後第三天,就問主治醫師:『我可以吃什麼?』,一星期後,母親就吃了什錦炒麵、炒飯、蔥爆牛、松阪豬、烘蛋、蚵仔湯……」談起兩年前78歲的母親因病接受手術、復建,展現驚人的食慾和心理韌性,加快了復原速度,國立陽明大學臨床護理研究所教授童恆新感到十分開心。

今年雙十一,國立陽明大學與台北榮民總醫院合辦「2018榮陽論壇──20位意見領袖主的無齡未來」,邀請20位專家與產業人士分享高齡醫學最新研究和產業最新發展,專長領域為臨床護理的童恆新便從身邊實例出發,解釋何謂心理韌性、心理韌性高的好處,以及如何提高心理韌性的方法。

現場聽眾專注聆聽。照片提供/國立陽明大學

「心理韌性(Resilience)是當個人遇到逆境時,可以恢復身心健康的一種能力。如果韌性高,就有較好的快樂感、幸福感和生活品質。」童恆新說。他指出,願意獨立自我操作、有退休計畫、家庭成員緊密、社區資源支持多的人,通常心理韌性也較高。

童恆新術後胃口奇佳還因此被醫護人員讚嘆的母親,可說是高齡患者中的高度心理韌性代表。兩年前78歲的母親罹患「蘭格罕細胞組織球增生症」,那是一種好發在幼兒身上的罕見疾病,「母親可能是全球第一個高齡患者。」

「這病侵蝕母親脊椎,導致下半身無力,所以住院做脊椎手術。」童恆新說,術後母親每天做強力復健、帶了三到六個月的頸圈,有一次母親主動告知主治醫師,在恢復過程最重要且最開心的事竟是:「因為這個罕見疾病我申請了保險兩百多萬,所以在家裝了一部不用花錢的電梯!」

童恆新與榮陽高齡醫學中心合作,長期對267名65歲以上患者進行研究,透過量表測量心理韌性程度,再探討心理韌性與個別特質、營養狀態和休閒活動的關聯,發現其中高韌性患者竟不滿兩成。

現場長者專注聆聽,善用科技產品做紀錄。照片提供/國立陽明大學

「媽媽有高齡韌性,就算罹病胃口還是很好,吃得下,復原才快。」童恆新說,心理韌性高,食慾佳就能讓身體補充營養,也較易正常服藥、從事休閒活動,而這都有助於病後復癒。

「母親是用自己生活的逆境和處境去練習。」童恆新說,因幼時父親繁忙總不在家,母親不抱怨、不吵鬧,而是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甚至還發明了三不原則,要家中孩子別問父親:「去哪裡?」「和誰出去?」「幾點回家?」

等孩子都上大學後,父親依然繁忙,母親把注意力轉移到學習新事物上,到長青大學參加許多才藝課程,把生活填得滿滿滿。而當父親晚年需要人照顧時,母親也願意一、三、五陪父親去洗腎,二、四、六陪父親去踏青,強健的心理韌性讓她在每個處境中快速切換、調適,而能維持較佳的生活狀態和品質。

童媽媽不僅在艱難的復健過程表現極致韌性,恢復後體力雖大不如前,但就算要到30秒就能走到的鄰居家,也會塗口紅、精心打扮,「媽媽說精神看起來好,內心才會愉快。」

不一定人人都像童媽媽一樣韌性高,但童恆新建議,若想要提高心理韌性,可參加專業的正念(Mindfulness)練習,「把注意力拉回當下,覺察自己的感受」;也可接受專業認知訓練,「與心理治療師對談,找到自己內在的正、負向語言,與心理治療師共擬一份適合自己的增強策略,提升問題解決能力。」;或者找跨專業團隊,評估自我處境、社區資源、家庭功能等綜合條件,量身打造個人的每日活動行程表,「這個最花時間和資源,但也最有效。」童恆新表示。

延伸閱讀

瑞士心理醫師:寂寞可能是老後憂鬱症的開端

加入安可人生LINE,熱愛熟齡生活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