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偕紀念醫院口腔醫學部牙髓病科主治醫師王亭雅
當牙髓組織也就是牙齒內部的神經和血管系統受到輕微損傷或發炎時,許多人可能會感受到不適或疼痛。此時,比起根管治療,活髓治療(Vital Pulp Therapy)或許是更合適的治療選項。此項治療可以留下剩餘健康的牙髓組織,避免感染擴散,並保留更多的齒質,以延長牙齒使用的壽命。
活髓治療的目的與適應症
活髓治療的核心在於維持牙齒的生理功能,尤其當牙髓組織並未完全損壞時。通常發生在牙齒受外力撞擊斷裂或輕微蛀牙的情形下,且牙髓仍然有一定的活性。若牙髓受影響的範圍較小,且未引起深入的感染或壞死,可選擇這樣的保守性治療,並非立刻進行根管治療。
治療過程:從診斷到術後維持
進行活髓治療前,會先仔細地檢查牙齒,拍攝X光片以及進行牙髓活性測試來了解牙髓損傷的範圍。若牙齒齒質及牙周狀況尚能保留,且牙髓發炎範圍只侷限於一部分,這時才能試著進行活髓治療。
治療過程通常會進行局部麻醉,讓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不會感到疼痛或不適。接著,使用橡皮帳隔離患齒的狀況下,小心地移除蛀牙並清除受損的牙髓組織。若在移除發炎或壞死的牙髓組織後,仍有剩餘健康的部分,則可用材料覆蓋,以保護健康的牙髓,這樣的處理方式有助於維持牙髓的活性,並促使其自我修復,而治療過程亦可搭配牙科顯微鏡的使用,放大視野後能夠更清楚地觀察並處理蛀牙及 牙髓組織。
術後需維持良好的口腔清潔,並定期回診追蹤牙髓活性。若牙髓持續發炎或有壞死的狀況發生,則需要根管治療的及時介入。另外,若齒質缺損範圍較大,建議在牙髓狀況穩定後進行後續的贗復治療,以避免牙齒或填補物斷裂,進而造成活髓治療失敗。
療效與風險
雖然活髓治療的成功率不低,但這項治療並非對每個人都適用。剩餘齒質的狀況、牙周狀態、牙髓損傷的範圍、患者的口腔衛生以及整體的口腔健康狀況等,均會影響治療的最終結果。當牙髓損傷過於嚴重,或牙齒狀態不適合進行活髓治療時,則可能需進行其它處置。
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
總體而言,活髓治療為那些牙髓損傷輕微且未發生廣泛感染的患者提供了一項保守且有效的治療選擇,不僅能夠緩解疼痛,還能減少對牙齒的傷害,與其他侵入性治療相比,能夠最大程度地保留牙齒的自然結構與功能,有助於延長牙齒的使用壽命。然而,正如所有治療一樣,成功與否取決於患者的個別情況。因此,與醫師充分地溝通,確保了解所有治療選項,將有助於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法。
本文轉載自馬偕醫訊,原文標題:抽神經以外的治療選擇 活髓治療是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