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可人生

【台灣口腔照護協會專欄】看見生命尊嚴:安寧照護中的口腔守護

文/李慧筠 康禎護理之家護理督導

當生命走向終點,我們往往著重於減輕痛苦、安撫情緒與靈性陪伴,卻時常忽略一個看似細微,卻深具意義的面向——口腔照護。在安寧療護的歷程中,維持口腔衛生不僅是基本的生理需求,更是對個人尊嚴的深刻回應。

筆者民國108年起介入康禎護理之家,協助全院推展以個別化服務為核心的「特殊需求者口腔照護」潔牙方式。推行過程中,我們面臨不少實務挑戰,例如住民意識不清、配合度低、因疼痛而抗拒或是來自同仁及家屬的不理解等情況,這些都考驗照護者的技巧與耐心。

在護理之家日常照護中推行「特殊需求者口腔照護」潔牙方式。(圖片來源/李慧筠提供)

日常照護中,我們會使用保濕劑與口腔濕紙巾來軟化痰垢、保持濕潤,再以牙刷、牙間刷或牙線棒進行潔牙。每一次清潔,不僅是操作動作,更是一場深刻的陪伴。

每一次口腔清潔,都是場深刻的陪伴。(圖片來源/李慧筠提供)

臨終住民會出現口腔衛生不良、口乾、牙齦發炎、潰瘍、感染或疼痛等問題,這些狀況不僅造成不適,也可能導致口臭,讓家屬與照護者難以親近。

筆者曾照顧一位82歲的阿公,歷經多次住院後,來到本家接受安寧照護。剛入住時,他的口腔散發明顯異味。初次評估發現口腔衛生差、口腔沾黏許多痰垢、牙齦發炎及牙齒搖晃,以口腔保濕劑清除上顎痰垢,再用牙間刷與牙刷仔細清潔牙齒鄰接面與表面,口腔頓時清爽許多。之後,我們更安排他在慈濟人醫會牙醫團隊義診時接受洗牙。

每次潔牙後,阿公都會用微弱的力氣對我們微笑,那微笑成了我們心中永難忘懷的瞬間。後來,阿公乾乾淨淨、安詳地離開,家屬也對我們細緻周到的照護表達深深感謝。

跨專業的合作也是提升口腔照護品質的關鍵。牙科人員、安寧團隊與第一線照護者共同討論個案需求,攜手擬定更周延的照護計畫。本機構並有「特殊需求者口腔照護技術演練日」,定期查驗並教育機構照顧人員正確操作技巧,以提升整體照護水準。

回顧這段推動歷程,口腔照護不只是減輕住民的不適,更是我們與住民之間情感連結的橋樑。它是一種無聲但堅定的陪伴,是我們送住民走完人生最後旅程時,最溫柔卻有力量的照顧。

讓我們一起守護那些最終的微笑,讓生命在尊嚴與安適中緩緩落幕。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雜誌立場)

作者李慧筠為康禎護理之家護理督導、社團法人台灣口腔照護協會 講師、社團法人台灣全人照顧品質發展協會秘書長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