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可人生

綠色照護》超高齡社會將到 活化「綠色照護」場域作伙來

臺灣即將在2025年進入75歲以上老人占比超過20%的超高齡社會,未來臺灣除了要面對人口結構改變所造成的勞動人力不足問題,更要思考如何讓高齡者活得長壽又健康。

 

歐美推動「綠色照護」多年,運用自然來維護人的身心靈健康已經有悠久的歷史,所謂綠色照護,通常運用在高齡長者的工作場域等實踐,是透過園藝微型景觀、森林療癒、香草手作或是動物輔療等,主要是提供穩定的長期陪伴,穩定情緒、刺激五感,即使什麼都不做,身處自然中都能感到快樂。

 

亞東醫院推行綠色照護工作已長達15年,包括精神科日間照護中心以園藝治療協助精神病患的復健,同時推行園藝治療及動物輔助治療模式;家庭醫學部安寧病房成立後,引入療癒花園和動物輔助治療活動,應用新科技虛擬實境,協助安寧病患及其家屬體驗森林療癒等方式,透過多元自然元素的運用,有效改善病患情緒,提升照護品質。

照片提供:亞東醫院家醫部林欣怡諮商心理師

對於綠色照護的概念,台大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教授余家斌提到,樂齡族到了某個年紀後,發現腦力、骨力與肌力都退化了,可使心裡住著小女孩、小孩還是很活潑,因此把身體當作年輕時一般使用,直到發現身體跟不上來就開始憂鬱。因此,他在國內積極推動森林療癒中心,針對45歲以上對於健康需求有強烈動機的族群,提供森林療癒課程、健康的生活方式,並進行實證研究。

 

「園藝治療是透過植物作為媒介,透過園藝治療這種非藥物性治療的輔療課程。」園藝輔療師何佳樺表示,透過園藝治療帶給長輩情緒上正向的影響,增強長輩們專注力使情緒穩定提高社交能力及認知能力。

 

而亞東醫院很早就透過一個花圃弄成療癒花園進行園藝輔療,其精神科日間照護中心採取園藝治療模式協助病患進行精神復健,除了成為病患最感興趣的復健活動之一,也可趁機提高復健動機,並成功與職業復健結合。

 

亞東醫院家庭醫學部諮商心理師林欣怡對生命末期的安寧照護有深入的研究。她提到,天人物我的關係和諧度跟靈性照顧之間的深入的探討,她進一步分析,許多病人走到生命末期,無法行動需要別人照顧,此時心裡意識到自己地位問,甚至認為自己是家人的包袱,造成跟他人之間的關係斷裂。

照片提供:亞東醫院家醫部林欣怡諮商心理師

「天」與信仰及生命價值觀有關;「人」是與他人的人際關係;「物」主要思考與大自然的關係,引導病人在環境中感受到自我的歸屬與存在;「我」則回歸與自己內在關係,透過生命回顧,肯定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進而引領其面對死亡的恐懼。

 

而在最困難的病人生命末期,溝通得更順暢,透過「天人物我」的架構,再融入人性文化的意念,來探討靈性關懷與照顧,主要都是為了讓威脅生命疾病的病人及其家屬,以預防與緩解生理、心理及靈性的痛苦,而提升病人及家屬的生活品質。

 

「安寧療護不僅關注生理照護,更重視病人與家屬的心理靈性照護。」林欣怡提到,亞東醫院在105年就開始舉辦動物輔助治療活動,透過動輔師和動輔員帶著治療犬,就她的臨床觀察,治療犬是絕佳的陪伴對象,也是重要的傾訴夥伴,「帶著病患的手去抱一下或撫摸一下治療犬,病人的表情會逐漸放鬆,其實這時候也會療癒到家屬。」給予安寧病人陪伴,也讓家屬和護理師獲得短暫的喘息空間。

照片提供:亞東醫院家醫部林欣怡諮商心理師

她認為,動輔治療對安寧病房病人的靈性照顧很有幫助,因為病人面對生命逐漸凋零,不只需要醫療資源介入,「其實更需要的是陪伴與支持。」對於末期末病人可能表達不易,心情也相對複雜,雖然動物不會講話,但透過觸摸的體感溫度,以及眼神的交流,似乎彼此之間就懂了。

她分享臨床上第一個個案的故事,一位女性很久沒看到自己的狗,後來透過短短十分鐘的治療犬陪伴,雖然只有短短的陪伴十分鐘,病患身體就有喘、冒汗的不舒服,一個禮拜後病人就過世了

 

亞東安寧病房室內外環境綠意盎然,定期舉辦園藝活動,讓病人在生命末期也能保持對五感與自然的連結,院內也定期舉辦專業治療犬活動,病患的家犬和家貓也可依規定陪伴病人,為病人和家屬提供重要的療癒力量,這些做法有助於促進病人與天人物我的關係和諧,提升靈性照護品質。

 

當生命接近終了,往往是病人感覺最脆弱的時刻,如果能在專業的照護下,不做侵入性的無效治療,改以緩和症狀的方式取代,將有助臨終病人空出更多能量安頓自己的身心,以面對與迎接生命終曲,而非讓恐懼與不安佔據人生謝幕前的每個日子。


延伸閱讀

綠色照護》咱的老年不孤單 他引領民眾五感沉浸「綠療癒」

綠色照護》徜徉森林療癒力 台大教授:活的老不如活的好

綠色照護》導入VR新科技 人生最後一哩路不遺憾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