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可人生

掌握九大祕訣 好好規劃退休新生活

退休後才是圓夢的開始。(示意圖來源: Freepik)

退休只是從職場退下,並不是從生活退休,只要好好規劃,會有更多的時間、自由和智慧,來享受美好的第二個人生。

憂鬱症盯上退休族?

有次餐敘,六十出頭、即將屆齡退休的陳醫師問我:退休生活應如何安排?是否該繼續行醫?

英國經濟事務研究所於二○一三年發表的流行病學追蹤研究,顯示退休人士的健康和精神狀況,在短期內因工作壓力的解除而小幅提升,但中、長期後自覺健康甚佳的可能性少了四成,且出現憂鬱症狀的風險增加四成。也難怪陳醫師對退休有點焦慮。

關於退休對身體和精神狀況影響的醫學文獻非常多,但大都是流行病學研究,其結果並不一致,正面和負面的影響都有,不能一概而論。

而且,老年憂鬱症的原因很多,包括身體病痛、親人去世、經濟問題、無價值感和孤單寂寞等,退休只是原因之一。退休可能對某些人造成經濟困難、無價值感和孤單寂寞,而出現憂鬱症狀,但不能與憂鬱症畫上等號。

 

九大祕訣,好好規劃新生活

不過,的確有人在退休後,頓失生活重心,無所適從,而覺得無聊,甚至產生焦慮或憂鬱,因此,退休生活真的需要用心規劃。

一、愈早準備愈好:二○一四年,美國《老年精神》期刊上有篇研究,三千九百三十九位英國公務員在平均四十六歲時接受問卷調查,長期追蹤二十一年後,平均六十七歲且都已退休,並接受憂鬱症的評估。結果發現:在中年時的職業位階低、生活水準差、工作壓力大以及親密人際關係貧乏者,較易得到憂鬱症。

這意味著從中年時就該開始經營,到了退休時,才能有老本、老伴、老友,較不易得憂鬱症。在接近退休的前幾年,更要積極規劃,包括把工作或手上的計畫圓滿結束、經驗傳承、尋找退休後的合適居處,並籌劃各種活動。

二、心理調適:退休後沒有了頭銜和權位,頭上光環不再,過去所受的禮遇消失,也許會感受到人情冷暖,心理要提早調適。

三、從事另一個全職或兼職工作:在這個過渡時期(bridge employment),逐漸適應,慢慢退休。有些人,尤其是男性,價值觀建立在工作上,生活中除了工作還是工作,沒有談得來的朋友,也不熱中遊山玩水,如果突然不工作了,可能很難適應,甚至讓家人困擾。例如日本的「丈夫退休症候群」,退休的日本男人整天在家指揮太太,導致太太憂鬱症或夫妻關係緊張。

因此,有人會再找一份全職或兼職工作,例如有些醫師從公立醫院退休後,再到私人醫院繼續執業或只看門診,增加收入是其次,主要是繼續服務病人,有成就感,覺得人生有意義。

四、擔任志工:每星期一天或半天擔任志工,可以選擇與自己專業有關的(比較能駕輕就熟)或是全新的行業(較有新奇感),服務他人,覺得自己有用,且學習新知,加入志工團體,結交新朋友,生活更有趣。

五、終身學習:除了看書、上網和閱讀報章雜誌外,還可到社區大學、其他公益或宗教團體選課,如電腦、攝影、自然生態和古典音樂等等,以豐富生活。

六、保持原有的嗜好,並培養新的興趣:例如,維持原本喜歡的運動如乒乓球,還可涉足於盆栽、學太極拳和打麻將等。

七、多運動:如果原本就有運動的習慣,如騎單車,請繼續。若沒有,至少要多走路、健行,增強體能。

八、旅遊:不見得一定要出國旅遊,台灣有許多美景祕境,居家近郊的山間小徑、溪流和公園,都值得一遊。

九、與親朋好友和晚輩多相聚:互相串門子、喝下午茶、吃商業午餐、一起出遊等,不僅聯絡感情,也才不會落寞無聊。

要不要幫忙帶孫子?見仁見智,每家都不同。如果子女忙碌,自己身體硬朗、捨不得孫兒被別人帶或基於經濟的理由,那麼就幫忙帶,那可是個全職工作。折衷的方式是不定期、在需要的時候才幫忙帶,既可以含飴弄孫,又可以保有自己的生活。

 

職場退休了,生活可沒有退休

我將多年來的退休經驗和陳醫師分享──退休的三年前,有感於人生無常,不能讓時光僅在診間和病房流逝,還要看看外面的世界,於是我開始準備退休。

但我還是熱愛醫學,因此退休後,每星期回到醫院參與病例討論會,以維繫臨床經驗;擔任人體試驗委員會委員,定期開會,學習新知並保護受試者權益;每個月在《康健雜誌》和《聯合報》「元氣周報」發表專欄文章,且經營部落格,作為醫病關係的橋梁。

我喜歡醫學研討會,上網勤讀醫學期刊,常常早上五點多就起床看書、寫作,樂此不疲,這些都是以前行醫時,想做而不易做到的事。

我想,也許我有什麼才能欠栽培,因此退休後積極參與各種課程,也擔任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志工三年,結果發現我沒有美術的天分,對自然生態的認識不夠,醫學才是我的專長,很高興當初沒走錯行。

除此之外,我一星期有三天的固定行程:和朋友到陽明山健行、上KTV課和參與病例討論會。其他時間會有不定期的朋友聚餐、郊遊、旅行和打高爾夫球等活動,忙得不亦樂乎,但也有充裕的放鬆休息時間,如讀書、看雜誌、看電影、聽音樂等。

陳醫師聽了,若有所思,但我猜想,他可能還是會繼續全職或兼職行醫,再慢慢地進入退休狀態。

以台灣男性七十六歲、女性八十二歲的平均餘命來看,六十五歲退休後,還有一、二十年的光陰。退休只是從職場退下,並不是從生活退休,只要好好規劃,會有更多的時間、自由和智慧,來享受美好的第二個人生。

作者: 劉秀枝

出版社:寶瓶文化


延伸閱讀

銀髮族如何遠離孤寂?她靠五撇步樂活學習變老

後青春繪本館|為變老喝采

全台最年長碩士夫妻回鄉,如何讓老齡回春變樂齡?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