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可人生

臨床佛教宗教師:世人都對同一件事感到害怕,那就是「死亡」,從靈性照顧角度來看死亡恐懼

(photo by Pixabay)

人生終極問題,其實就是生死問題。

 

千古以來,多少帝王術士尋求長生不死之藥,卻沒有一人成功;多少修行智者踏上尋求生死解脫之道;多少達官貴人及尋常人家避談死亡……顯見世人都對同一件事感到害怕,那就是「死亡」,因為這是生命最大的恐懼。

 

死亡恐懼,指的是病人想到死亡時、死亡後可能會發生的各種情況,而產生害怕、恐懼的情緒,造成靈性不安或困擾的現象。

 

死亡焦慮不等同死亡恐懼。存在主義之父、丹麥哲學與神學家齊克果認為,恐懼是害怕某種東西,焦慮則是害怕什麼東西都沒有。

 

活著的人都沒有經歷過死亡,究竟什麼時候會死?死亡過程如何?死後的世界又如何?都是個問號。由於死亡充滿未知,因而在人們心中種下恐懼死亡的種子。

 

在臨床上,並非每一個病人都有死亡恐懼,但就病人會產生死亡恐懼的時間點來說,一是被確診罹癌時,情緒受到衝擊,可能會開始害怕死亡,但尋求積極治療後,心情暫時會平靜下來;二是腫瘤再度復發時,往往會有比較強烈的死亡恐懼,這時可能開始尋找偏方、另類療法或再度接受治療;三是臨終時,對死亡過程與狀態,乃至對死亡之後去處的不確定感到恐懼。

 

我們常碰到病人隱藏卻顯而易見的死亡恐懼行為——

 

因為傳統刻板印象,有些病人會拒絕或排斥臨床宗教師的探訪,認為看到師父代表他要走了、時間差不多了;有病人會問,「我是不是要死了,所以師父才會來看我?」還有些病人認為,念「阿彌陀佛」佛號也代表人快走了,「我不想念佛,我還不想那麼早走……」

 

又如安寧病房都設有「安寧洗澡機」,有些病人會拒絕洗澡,認為人臨死前才要洗澡清潔,「去那個按摩浴缸洗澡,就像在洗大體一樣,人還沒有死,怎麼要帶我去洗大體呢?」

 

有些病人可能怕黑,晚上需要開燈才敢入睡;有些病人可能對「死」字特別敏感,聽不得這一個字,家人一律噤聲。

 

有些病人看到鄰床或其他病房的病人陸陸續續往生了,或嚴重的瀕死症狀,或聽到鄰床病人死前嘎嘎呼吸聲,常常晚上沒辦法睡覺,或只能呆坐於床上,深怕「下一個就是我」。

 

在安寧病房裡,病人常互相打氣加油,家屬也會建立休戚與共的情誼,形成一個互助團體,相處猶如大家庭般融洽,但對病人而言,往往也形成一種壓力,這也是死亡恐懼的來源。

 

如有病人會說,「隔壁床的都很快就往生了,這裡的朋友沒了,那邊也沒了,都走光了,剩我一個人,不知該怎麼辦?感覺人生很脆弱……」有些病人因為身體日漸虛弱,吃不下飯,會自行聯想解讀,「對面床的病人往生時,我可能卡到陰,不然為什麼會吃不下、只想睡?無法理解為什麼會變這樣?」

 

還有病人會透過作夢或作噩夢的各種形式,表現出潛意識裡的死亡恐懼徵象,最常見的就是夢見冤親債主等。

 

即使我們都明白死亡無可避免,但面對生命終結的逼近,那種無以名狀的死亡恐懼還是存在,分分秒秒困擾著脆弱的心靈。

 

對死亡恐懼,實乃是人之常情,但人為什麼會有死亡恐懼呢?

 

當代華裔、加拿大臨床心理學家王載寶教授認為,人類對死亡的反應是複雜、多樣和動態的。他發展出多種心理測驗量表,尤其以「死亡態度量表」(DAP-R)廣為國際推崇。他提出十種與死亡相關的意義——終結、湮滅、不確定、失去所有、離開摯愛之人、孤獨和痛楚、害怕無法完成生前的工作、生命的終止、早逝和死亡過程的痛苦、死後的審判和報復。

 

以「治療死亡焦慮」著稱的存在主義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在著作《存在心理治療》中引用了迪格瑞(James Diggory)和羅斯曼(Doreen Rothman)的研究調查報告,從一般人口中隨機抽樣五百六十三人,請這些人就死亡的數種後果評列等級,得出常見的死亡恐懼重要性排列依序為——

 

一、我的死亡會造成親友的哀傷;二、我所有的計畫和構想都結束了;三、臨終過程可能很痛苦;四、我再也不能有任何經驗了;五、我不能再照顧被我撫養的人;六、我擔心如果有死後的生命,到底會發生什麼事;七、我擔心自己的身體在死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從我們臨床的靈性照顧角度來說,病人常見的死亡恐懼可能來自於——瀕死痛苦(對死亡過程與狀態的恐懼)、失去身外之物(失去的恐懼)、與摯愛家人分開(分離的恐懼)、死後歸處(未知的恐懼)……

本文摘自三應之《陪你善終:跟隨臨床宗教師走入靈性困擾與靈性照顧之旅

《陪你善終:跟隨臨床宗教師走入靈性困擾與靈性照顧之旅》

作者:釋慧哲/ 釋普安/ 等

出版:三應


延伸閱讀

身為一名臨床佛教宗教師,在安寧病房穿梭病榻的日子

臨床佛教宗教師:從臨終到死亡就是一種身心解離過程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