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可人生

糖尿病友擺脫天天扎手指 感應方式手機一掃即知血糖變化

使用14天連續葡萄糖監測,可透過手機感應傳感器,獲得即時葡萄糖變化及波動圖譜。

台灣糖尿病盛行率持續攀升且有年輕化趨勢,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黃建寧理事長表示,台灣平均每十人就有一人是糖友,且有年輕化趨勢,第二型糖尿病平均發病年齡已降至60歲以下,糖尿病控糖不佳易導致血管病變與器官失能等嚴重併發症,造成家庭及社會莫大負擔。

糖尿病控制「葡萄糖監測」是關鍵

黃理事長指出,糖尿病需由藥物、飲食、運動三管齊下,而「葡萄糖監測」即是關鍵;糖友可以依照自己狀況做下最合適的生活決定,醫護人員也得以輔助制定治療策略。過往糖尿病監測主要在空腹、飯後及睡前等時間點,以傳統血糖機搭配針扎手指採血。然而傳統血糖機需一日多次頻繁扎針,糖友備感壓力之餘,也降低量測血糖之意願,進一步影響控糖成果。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提到,葡萄糖監測是糖尿病管理的關鍵,而14天連續葡萄糖監測能更全面看出葡萄糖波動。

此外,傳統單次採血監測,難以全面掌握血糖的極端值或變化曲線;即使每天採血4 次,仍可能沒有發現高血糖和低血糖事件,提升認知功能受損的風險。

所幸糖尿病數位醫療科技發展大躍進,現今已有14天連續葡萄糖監測(CGM)科技,採「感應方式」免除糖尿病友每日採血之苦;病友只需要在手臂裝上感應器,透過手機app,即可完整掌握葡萄糖變化曲線與數值。幫助糖尿病患者全面掌握葡萄糖數值;該數據也能上傳雲端供病患本人及照護團隊隨時查閱。

免扎針「感應方式」掌握血糖,安可人生日前已有作者進行實測分享 : 糖尿病免扎針血糖機 台灣首度正式上市

糖友何先生示範佩戴14天連續葡萄糖監測,一秒感應,就可得知進食前葡萄糖值為150mg_dL。

什麼是連續性葡萄糖監測(CGM)?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王治元理事長表示,連續血糖監測儀最主要特色就是把過去一天4次,每6小時或8小時一次的方式,縮短成每1分鐘發一次訊息,也因此糖尿病友拿到的訊息量很大,可形成一個趨勢圖,利用人工智慧判斷未來幾小時內血糖變化,提供病友在血糖偏高時飲食上的控制或提醒低血糖的發生。

美國糖尿病學會(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ADA)早在2017年,即將連續葡萄糖監測列為糖尿病管理的重要工具;現八大國際學會共識更推透過連續葡萄糖監測,以目標範圍內時間(Time In Range,簡稱TIR)指標,評估糖尿病管理表現。

王治元理事長說明:「糖化血色素(HA1C)僅代表糖友2至3個月內的葡萄糖變化的『平均值』,尚無法完整呈現患者每天、及長時間連續葡萄糖變化全貌。控糖有沒有做好,單看A1c還不夠,患者也來不及即時做生活的調整,恐錯過可以達標的黃金期,這也是TIR未來必是國際趨勢的原因。」TIR代表糖友葡萄糖濃度維持在標準範圍時間的百分比,數值越高代表患者葡萄糖控制越穩定。根據臨床實證,TIR每增加10%,A1c約降低0.8%。反之,若TIR減少10%,微量蛋白尿發生率會增加40%、視網膜病變更達64%。王理事長表示,TIR指標國外行之有年,國內目前已經起步追上,善用14天連續葡萄糖監測科技,每天持續了解葡萄糖變化全貌,精準做好糖尿病管理,預防併發症風險。

糖尿病友良好的管理提高生活品

隨著科技的進步,糖尿病管理已進入新世代,透過智慧科技的介入,糖尿病患者不只能夠擺脫頻繁扎針、手寫監測記錄的問題,輕鬆掌握最長14日的完整血糖波動狀況、與目標範圍內時間(TIR)達標率,更能攜手醫護人員與照護者,提升糖尿病管理成效。

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蔡世澤董事長表示,糖尿病友最期盼的往往就是良好的管理能帶來生活的便利及生活品質。現今連續葡萄糖監測科技已能做到照護網整合,結合手機app及雲端,讓控糖紀錄同步上傳,醫護人員在遠端即可以完整了解患者狀況,提供醫護決策及指引;照護者也能從旁協助及叮嚀。該科技甚至可以設定警示通知,一旦葡萄糖濃度過高或過低,都能即時發送警示給自己及設定的家人及照護者。「這對第一型糖尿病的小朋友們及家長,還有年長者及其照護者而言,至關重要。不僅平時能輔助控糖成效,緊急時刻家人及照護者也可即時協助支援。」


延伸閱讀

名廚詹姆士養生食譜 糖尿病也能安心吃麻油雞

擔心罹患糖尿病?醫師說別再只看空腹血糖

打破肥胖、高尿酸的惡性循環!學會這飲食法,燃脂、降尿酸雙效合一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