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面前,我們都變老了。」一位朋友如是說。
他的意思是,我們因疫情隔離而退縮,除了得面對突如其來的孤獨,更拉近了與死亡的距離。
退縮、孤獨、逼近死亡,這些生命狀態都是朋友眼中的老年課題。
真是如此?推薦看看美國版的紀錄片:《疫情來襲:我們的故事》(2020)。
這部影片的創作純屬意外。亞登是位剛畢業的新創業者,永遠喊時間不夠用。結果公司成立第三年碰上了新冠疫情,於是一切大轉彎,事業停擺,時間多到讓他自稱「憂鬱症上身」,加上二度申請失業救濟金遭拒,乾脆半路出家,當起了紀錄片導演。
亞登採訪的人物,包括醫療機構的呼吸治療師、貧困小鎮的業主、學校老師、學生、健身舞蹈教練與音樂製作人。
說實話,這是一部技術門檻很低的紀錄片,但它的素樸反而讓《疫情來襲:我們的故事》增添血肉。
亞登的作品,是很大的激勵。即便遇到困頓,別忘了好奇;縱使不是專業者,也無礙作品出自你手。最怕的是,自己覺得凡事都無能為力。
整部紀錄片,最能彰顯生命力的片段,更是偶然。
他們在拍攝過程,路過一棟社區,一位名叫瑪莉的女士正在自家的陽台獨奏小提琴。
改變發生了。隨著琴聲的擴散,「鄰居慢慢走到了自家陽台,不知不覺地整棟大樓變成了交響樂團。」目睹這一幕的亞登說道:「我們只要去對的地方,或是在內心深處尋找,或者像瑪莉那樣,自己去創造,這些都會帶動整個社區全都走到陽台上來演奏。」
從個人獨奏到社區合奏,從「我」到「我們」,並非刻意設計,反而是接近於梵語的「不可思議」。在孤立與壓抑的情境下,人與人藉由美學的傳遞,竟創造了新(心)連結,而這個連結讓人與社區都獲得重生活力。
孤獨,是這場疫情帶來的後遺症。我們孰悉的社區退縮到家內;我們的社交也微縮到個人這個最小單元。所有與隔離相關的防疫指引都是為了健康而戰,但這也付出了被迫中斷各種連結的代價。我們必須重新適應,但也清楚不可能一直如此,畢竟人們內心還是渴望著互動、關懷與分享。
說到底,我們都屬於家人、朋友、同事、鄰居,這些更大的群體身分。
無論是疫情或後疫情,要走出孤獨這朵陰影,就必須重新創造連結。
疫情要你慢,讓你停,何嘗不是為生活騰出更多的迴旋餘地?如果繼續像過去那樣匆匆忙忙,每個人都像勤奮的齒輪,彼此也只是擦身而過的路人罷了,哪有連結可言?
亞登引用了中文「危機」二字,提醒觀眾這個詞是「危險」和「機會」的組成。在疫情期間,接觸染疫是危險,但也別忘了各種新連結的機會寓於其中。
回應本文開始那位朋友的評論,即便疫情讓我們狀似變老,活動能量變低了,行動範圍變小了,但接下來的生活究竟是坐困愁城,還是連結新生?一念之間。
每個人都會老,但不代表每個人的老年生活都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