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可人生

有一種母親叫成全|賢慧媽咪呂哲香X女兒林資芬,相信孩子有自己的路可走,當個輕鬆快樂的媽媽

呂哲香母女-4

(攝影/林博楷)

「我真的從來沒有要求或希望小孩成為什麼樣的人。」哲香老師深深相信一枝草、一點露,每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的特質;媽媽只要在一旁看著,欣賞他們成為自己的樣子。就像她喜愛的花草植物,都是恣意生長,朝氣蓬勃,無一株不美。


採訪=邱詩琁、黃鈺雲,文字=黃鈺雲,攝影=林博楷

 

今年六十多歲的哲香老師成長於民國四、五十年的傳統社會,那個年代的父母普遍採取威權教育;而哲香老師的父親過世得早,受日本教育的摩羯座媽媽更是嚴格,做事總是一板一眼。天性喜愛自由的哲香老師雖然內心反抗,但為了不惹媽媽傷心,還是非常聽媽媽的話。

自己當母親後,哲香老師忠於自我,對兩個小孩採取完全的自由與放任,只要在安全範圍內,什麼都讓孩子自己來。比如兒子兩三歲時,就讓他試著自己下樓梯;女兒在高三最後一學期急轉彎,從第三類組轉為申請設計科系,她也沒有反對,甚至現在選擇自由的藝術創作者為職業,她也尊重與支持。女兒就說:「二十幾年來,我從來沒有受到來自媽媽的壓力。」

女兒回憶,小時候聽到排笛音樂好聽,她想學,媽媽就幫她找專業老師學習。「不知是否因為在他們那個年代比較難提出自己想做什麼,外婆又比較嚴格,所以我媽對我們一直保持很開放的狀態,也不會要求一定要有什麼成果。」

放手是許多父母都清楚的道理,但有心還是做不到,哲香老師卻可以始終如一。讓孩子野放生長,難道不怕長歪了?「我覺得每個人與生俱來都不一樣,要大膽地相信他們,順著小孩個性就好。」

她自己本身也沒有特地想要給孩子什麼影響,唯一以身做則的就是,無論做什麼事,都認真去做。「我很少對小孩說,你一定要怎麼怎麼樣,但是我會認為盡心認真做每一件事很重要,所以我很勤快。」女兒因此總是笑她在社群媒體上只會寫:勤快過生活。「但是我的勤快是你要勤勞、快樂,做得開心,不是無怨無悔。比如煮大餐給家人朋友吃,很忙沒錯,但就是很快樂,大家吃起來也會特別愉快。」

總是跟在身邊的女兒有把媽媽的勤快、溫暖看在眼裡,「我嚮往我媽可以很開心做自己想做的,或是在做某一件事情時很開心的心情。」哲香老師退休後因為刺繡和烹飪的興趣,交友圈擴大許多,因為老是將朋友往家裡帶,她的社交圈也變成女兒的社交圈,甚至因此變成女兒走向創作路上的原因。「我從小就是我媽的小跟班,因為知道有好吃好玩的,走上編織藝術也是受到媽媽編織朋友的影響而愛上編織。」

女兒去上過各種編織課程後,發現自己也不是很制式的創作者,喜歡媽媽很有手感,開放性的創作方式。原來,哲香老師在教學上也是秉持她一貫隨興的風格,採取活潑多元彈性的方式,不會規定學員做一樣的東西。這點女兒自認有受到影響,在創作時就會想到放手讓事情自然而然地發生,沒侷限於特定材質,除了常見的塑膠袋、工廠剩餘廢布,廢棄瓦片也可以拿來運用。

當初女兒從上班族變成藝術創作者,爸爸比較傳統,並不贊成;哲香老師則是站在女兒這邊,鼓勵與支持她。「先生擔心沒有固定收入會過得很辛苦,可是我深深相信一枝草、一點露,每個孩子有他自己的路可以走,雖然創作路也許很困難,可是當我們很喜歡這份工作,很愉悅在做這件事時,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女兒很感謝,媽媽這種開放狀態讓她可以專心走在自己的道路上,去探索,去挖掘。

資芬拍照不愛乖乖擺美美姿勢,愛做鬼臉和各種怪表情,讓哲香老師對她千變萬化、毫無包袱的表情也大感佩服。

哲香老師認為,每個生命個體都必須自己承受生命過程,父母不可能呵護小孩一生,要給他機會自己照顧自己,完成自己,最重要是相信他們可以的。「現在的世界瞬息萬變,它發生太快速了,我們未必可以想像,同樣的,擔心的未必都會發生。最需要的是應變能力以及接受的心;但不是逆來順受,這太悲情了,而是學著遇到什麼樣的環境用什麼心態面對,讓結果變成是最好的結果。當然最好的結果未必是完美的,可是我們能接受它,這也是我給小孩的觀念。」

威權教育下成長,哲香老師的教養理念卻絲毫沒有半點專制氣息,想法甚至比現代的媽媽們都還有彈性,與時俱進。難怪女兒稱讚說:媽媽是走在時代前面的人。


〈 哲香老師與女兒的QA時間〉

Q妳覺得媽媽是什麼樣的媽媽?有哪些地方會想像媽媽,哪些地方不想像?

女兒:媽媽很樂於分享,喜歡請朋友來家裡吃飯。我覺得她的生活是一種理想的生活樣態,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也吸引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來享受這樣的時光。沒什麼工作和生活的區分,善用時間,照顧我們家好多人。白天忙碌,晚餐過後找個喜歡的角落,慢慢繡她自己的東西;我很習慣這樣的狀態,滿好的。很敬佩她可以這樣照顧他人,我有受她影響,但我目前只能比較專注在自己的事。

哲香老師:我喜歡在家吃飯,可以自在地暢所欲言,而且吃是最能促進感情的。既然成家,有責任義務把媽媽的味道或家的味道代代相傳。會煮菜又好客,可以聚集很多的愛在餐桌上,我想把這份情傳下去,因此鼓勵大家,偶爾邀親朋好友來家中聚餐吧。

採訪的那天,老師早上便烤好蛋糕準備招待我們。

Q通常媽媽很賢慧會造成兩種方向,一是耳濡目染;一是因為都是媽媽在做,反而很少碰觸。妳覺得自己屬於哪一種?會想傳承媽媽的手藝嗎?

女兒:我不是很會煮,但會利用冰箱剩菜剩飯自己變出一頓飯。

哲香老師:我覺得女兒比我好,現在的小孩子很有環保意識,一點都不浪費。我煮菜喜歡漂亮,講求用料豐盛。他們雖然現在不煮,但誰知道哪天就會開始喜歡下廚,我自己也是婚後才開始煮飯。現在已種下種子,只是不知何時會發芽。

Q妳的興趣或是職業從事的方向,是否有受到媽媽的影響?

女兒:從小長得像媽媽,內心難免會想我是我,我不是我媽。於是潛意識不想接觸刺繡,想另覓途徑,不想被拿來做比較。但其實大方向我們很像,都是自由創作者,不過我會有自己想發展的狀態。當然後來決定要走創作,還是有受她影響,只是不是全面性的。

Q針對孩子的幸福(人生伴侶),媽媽曾有過什麼樣的想像嗎?

哲香老師:單身是一種學習,但兩人生活可以學到更多,把婚姻經營好,需要很費心,但學習也是最多的。目前還沒與女兒深入談這個問題,她好像還沒想要有另一半。婚姻是一種緣分,遇到很好,沒有也沒關係。

 

Q會掛心媽媽的老後嗎?會希望媽媽能從事哪些事(或不從事哪些事)以減輕妳的掛念嗎?

女兒:目前還無法想像她的老後生活,因為她好像愈來愈年輕、愈來愈快樂。不過她一直照顧大家,有時會忘記關心自己的身體;身體不舒服時,叫她去看醫生總是不去。

哲香老師:我一直想信人體有自癒能力,除非很嚴重啦,不然身體是有修復能力的,不要太依賴藥物。我想我睡眠品質很好是身心健康的重要原因,因為我不胡思亂想,思緒不會太複雜;知足常樂,我應該有做到,我已滿足,所以無論何時走掉,都不會感到遺憾。

女兒在一旁補充:媽媽曾說過,不喜歡人過世後,大家哭哭啼啼地,要開開心心。

Q如果來世還能再續前緣,妳們會希望還是母女關係嗎?還是轉變為什麼樣的關係?

女兒:我滿好奇假設我是媽媽、她是女兒會是什麼樣子,可能我也是很做自己的媽媽吧(笑)。
哲香老師:變換角色好像也很好,繼續這個緣份也很美滿。

牆上的創作便是女兒某年送的母親節禮物,紅色頭髮人物代表好客熱情的媽媽。


延伸閱讀

有一種母親叫成全|氣質媽咪熊瑞香 X 女兒謝岱汝,跟子女學習的文青媽媽與忠於做自己的孩子

有一種母親叫成全|逗趣媽咪袁朝露 X 女兒毛妹,海派「哥媽」與自得其樂的孩子們

有一種母親叫成全|時尚媽咪王偉華 X 女兒崔至雲、崔至靚,一起玩耍,相伴成長,零界限母女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