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可人生

退休真心話|跨過一甲子 在熟年路上看見未來

熟年未來生活 - 安可人生雜誌

圖片來源 gags9999 @ flickr CC BY 2.0

熟年路上一路走來,尤其到了屆退休時更是別有滋味在心頭。工作列車已到了終點站,隨身行李大小件一併下車,是失落或是解脱也只能自己去詮釋!另一班人生列車等著啓航,這行程卻是沒有别人已舖好的軌道,也沒有地圖上停靠站,更沒有所謂的終點站。想去那?去多遠?待多久?做什麼?都得自己來。

常聽聞很多人對過往的人生持有相當的抱怨、不滿,怪自己的人生發展被家人指定、牽制,被社會主流価值控制、扭曲,走上非自己所願的軌道。還好,現在托高齢長壽社會之福,往者已矣!來者,還有很長的時間足夠追尋!熟年的精彩人生始於退休之日,那是一種海闊天空任遨翔的舒暢;了無牽掛隨意行的快活。

延續以往的生活習性是最普遍的方式,但是新生活的內容、時間都改變了,日子過得就有點不踏實,隨之而來的焦慮、不安常常難以駕馭,又無從排解,這是很多人的過渡現象,經過調適大多能慢慢的找到自己的步調。

一般退休後的1~3年是最活躍的時期,遊山玩水吃喝玩樂,天天是星期天也忘了今天是星期幾?但是看周遭親朋好友的生活樣態也似乎不是全然如此。

在財務面上這時期經濟上較無虞,因準備的退休金大都可維持好長一段期間,十年內應該是沒多大問題。如果只出不入也是令人不安的,有的身體狀況可以就多少兼職也能不無少補,怕的是受子女拖累或投資失敗,搞得身心俱疲鬱悶纏身。

到了退休時年紀也都不小了,常年累積的宿疾陸續表面化,慢性病還好,怕的是惡疾突襲倒地不起,幸運的裝葉克膜救回。或是配偶預期外的中風需陪伴照護,老父母高齢年邁失能或失智,長照下身心都是很大的負擔。

過了一段退休活躍期後大都回歸到每天的日常生活,落實到家庭的空巢裡。有的夫妻相望盼兒孫,也有已養成自己規律的生活方式,一般往來交遊的對象大都限於過往的親友,如果不再參與新的事物連結新的社群,或增加新的趣味結交新的同好,生活圈會趨於窄化。老友相聚大都講過去或生活上的細微瑣事,沒有新的話題或興趣很容易失去再連繫的誘因,不管是主動或被動的取捨,都慢慢的會陷入孤立化的處境。

圖片來源 mrhayata @ flickr CC BY 2.0

高齡社會下多出來的二、三十年,對很多人來說是長壽紅利,但也可能是高齡災難。主要的差別除了退休時是否能全身而退,不受在職期間的身心摧殘以及保有生活上的必要費用之外,就是對熟年之後邁向老年人生的過程及內涵的認知與了解,這過程每個人都未曾經歷過,況且中高齡階段也都會面臨不同人生事件的衝撃。這些都是必要被認識、被學習的,熟年路上不安的心情是必然的,無遠慮必有近憂,只能邊走邊學迎向銀髮人生。

不久前有機會探訪各地近百位高齡長者,都已八、九十歲了,看訪他們的生活様貌,給在熟年路上的後輩很大的啓示。

當我們有幸能跨過一甲子,還能有不錯的的健康狀態邁向第二人生,或許還有機會迎向百年人生。然而年紀或所謂幾歲,過了某種階段已不再具有實質上的意義。高齡唯有在健康的前提下才有進一步的存在價值;長壽也只有在健康的基礎上才有值得欣慰的生命意義。

老年生活的基本問題,始終來自於健康與孤獨,這兩者都具有個人化的獨特性。健康除了基因外是個人的生活習慣問題;孤獨是來自於個人的生活態度。晚年的生活品質自己是要負起最大的責任,健康是自己的,沒有人可以替代你的病痛;孤獨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情境,只因年齡愈大愈突顯,與孤獨共處方式很多,能進而享受孤獨滋味的意境也有不少。

這些都是需要常年的修為與不斷的精進,沒有年紀到了就會水到渠成這回事。尤其是高齢長壽化的時代,它會比想像活的更久,要面對應付的事更多。所以想要有優雅的、自尊的、自理的老後人生,是在熟年路上不可不預先修為的功課。


專欄:熟齡社會手帖

在全球的高齡長壽狂潮下,分享關於熟齡社會的話題、議題與觀念,與熟退族一起追尋新思維,尋找豐富、多元又精彩的新舞台,串連生命的熱情活力。

撰文 / 李全賢

四年級生,早年遊學日本,日商工作30年的退休族,喜歡研究台灣史典籍、老年心理學與熟齡社會趨勢,興趣是閱讀、旅遊與評論。


《懷舊製造所:記憶、時間與老去的抒情三重奏》

給安可人生雜誌的熟齡讀者《懷舊製造所:記憶、時間與老去的抒情三重奏》

推薦閱讀:《懷舊製造所:記憶、時間與老去的抒情三重奏》
作者:杜威.德拉伊斯瑪
譯者:謝樹寬
出版:漫遊者文化

這是一本談論退休後的人生過程,無視年齡、體態、心智的階段性差異,混淆了第二人生應有的認知,忽視了不同人生事件帶來的問題意識。作者:日本醫學博士佐藤真一先生以他長年的臨床實務經驗,寫下了這本「老後生活心事典」它用不同年齡從60、70、80、90歲~,每隔10年隨著內外環境的變化引起的人生事件,對身心造成的衝擊、影響,以及如何對應有詳細的剖析說明,是一本學理兼具實務的好書。很值得未退休、準備退休、已退休的熟年族一看!

延伸閱讀

借鏡德國 重新定義你的熟年生活

熟齡單身族的「性:愛」物語:摩鐵篇

​三大點全盤解析日本「下流老人」現象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