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可人生

陶曉清:得癌症沒關係,依然要享受生命裡的快樂時光

陶曉清 - 安可人生雜誌

攝影=張紀詮

5月28日下午,資深廣播人陶曉清現身敏隆講堂,與現場一百多位熟齡朋友面對面,分享她在工作和退休的精彩時刻,以及對抗乳癌的心路歷程。

自世新廣電科畢業後,陶曉清陸續在中廣和台北之音主持節目,「獻聲」廣播界超過半個世紀。62歲從實體電台退休時,她大概沒想到,未來會因罹患乳癌和熱愛的廣播再續前緣。

67歲那年,她被確診為乳癌,挺過長達10個月的療程。70歲那年,她受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邀請,擔任「牽手之手CanCheers」網路電台的台長,用知性溫暖的聲音陪伴癌友度過惴惴不安的時刻。

陶曉清受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邀請,擔任「牽手之手CanCheers」網路電台的台長(攝影=張紀詮)

 

自知是高危險群 從發現異常到排定療程不到兩個月

而陶曉清自己,又如何度過這個難關?

2013年6月,人在國外的陶曉清摸到左邊乳房有硬塊,自知是高危險群的她沒有時間蹉跎,立刻上網掛了乳房外科,安排在回台隔天就診。因為陶曉清的媽媽在她35歲那年因乳癌過世,所以當醫師確診那個硬塊為惡性腫瘤時,「我大概快離開人世了。」是她腦中浮現的第一個想法。

眾人聞癌色變,陶曉清也一樣。但一味擔心並無濟於事,陶曉清開始積極蒐集資料,除醫療知識外,她還發現身邊有許多資源,像是有在癌症基金會當義工的朋友,有帶領乳癌治療團體的朋友,而她的妹妹早在二十多年前罹癌,但到現在還活得很好。

「當面臨疾病時,決定如何治療,其實和自己的個性很有關係。」陶曉清說。個性明快俐落的她,在經過仔細評估後決定與醫師合作,在最快的時間內安排好開刀、化療和放療,從摸到硬塊到排定療程,只花了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也因在第一時間發現並快速安排治療,陶曉清藉著癌症險和健保給付撐起早期癌症的治療費用,財務負擔不像一般人沉重。

個性明快的陶曉清從發現異常到排定療程不到兩個月 (攝影=張紀詮)

妥善評估、相信自己 溫柔謝絕他人建議

對陶曉清來說,化療和放療算是預防性治療,不一定要做。那個長在她乳房邊緣且超過一公分的不規則硬塊,基本上只要切除即可,但因沒有適合的標靶藥物和荷爾蒙治療,讓她決定聽從醫師建議,接受化療和放療以杜絕後患。

許多朋友都建議她別做化療,陶曉清聽了只是回覆:「我知道你很關心我,我知道你的好意也接受你的好意,但請不要再告訴我,因為我已經做了決定,這樣只會讓我更心煩。」

對陶曉清來說,選擇沒有好壞,只有做決定的人本身是否妥善評估,是否相信自己的選擇,畢竟要承擔後果的人是自己,而且做決定後就不該再三心二意。

後來,化療讓她的手腳末梢神經知覺變得遲鈍,這個副作用能否恢復因人而異,「重要的是如何與它共存,我做了這個決定,就要接受它的後果。」她堅定說道。

從凡事自己扛 到練習接受他人好意

生病後開始練習接受他人好意(攝影=張紀詮)

治療期間,陶曉清不願成為醫師最不樂見的病人,成天病懨懨地躺在床上的那種,於是她聽醫師的話,儘可能靠自己完成生活中的大小事。再說,她本來就習慣自己搞定大小事。

「我其實是個不太會求助的人。」她笑說。過去,為了不讓家人擔心,陶曉清總是嚴以律己,一肩扛起所有事情。但在化療結束後,也就是身體最虛弱的時刻,她的確需要協助。

於是,她接受學生們的提議,讓他們在每周一、四為他送飯,每周二、五下午到家作陪,「他們本來還說要每天排班送飯,但這樣負擔太大。」怕給別人添麻煩的她,說到這裡還是有些不好意思。

生病後,她開始練習接受他人的好意,也試著不把自己逼得那麼緊,「很感激親友和這些學生,陪我一起度過最需要幫助的那幾個月。」她由衷地說。

就算身體承受劇痛 也要享受生命的快樂

即便在極度不舒服的療程中,她仍不忘品嘗生活的美好。在體力許可的情況下,她還是持續做著原本熱愛的事情。只要能起床就去運動,每個星期去爬山、看花,去雲門熟年教室跳舞,去社大上棉紙撕畫課。

「專心投入創作時,我發現其實有沒有癌症一點關係都沒有,我還是可以好好享受我在做的事情,所以從此就更熱愛生命,珍惜每一個享受快樂的時光。」陶曉清說。

她的作家先生亮軒,在她的一幅撕畫上提了對子:「也非孔雀也非雞,不作高啼無彩衣。偕妻帶子平常過,相守相依不分離。曉清作棉紙撕畫,見而有感口占一絕。」

那幅撕畫,是陶曉清用多色棉紙浮貼而成的火雞一家五口,微風拂來,羽毛便隨之擺動,就像在逆境中搖曳生姿的陶曉清一樣。

延伸閱讀

行過死亡幽谷 陶曉清:我的人生好好玩!

加入安可人生LINE,熱愛熟齡生活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