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可人生

好茶部落長者 盼回歸祖靈生存地

好茶 部落長者生活 - 安可人生

循24號公路往三地門方向,四周環山圍繞應是大武山脈的尾巴。抵隘寮溪右上山坡經原民文化園區,在此可瞭望「琉璃吊橋」不遠處就扺達會場。

這是八八風災後,政府為部落興建的新集合式村落。安置原本在新好茶、瑪家、大社村的災民。

分三大區域各村自有隔局,我們來到屬魯凱族的社區關懷中心。已陸續聚集了一些長者,大都是70、80歲有著傳統原民形貌,也有一些五十歲上下的外表打扮上有明顯的區別。

最早到的黃新木老者年高80歲,結伴部落好友一起去跑遠洋漁船20年,當年為了照顧老父50多歲返鄉定居。現在靠年金還過得去,問他貴姓?看了看名牌回說:這漢姓名都不是父母取的,而是當年國民政府硬給的。部落村內不使用,只有出外才用的上。

照片提供/智榮基金會

戴眼鏡的尤老伯78歲,少年時曾就讀高雄中學,畢後返家繼承家業,從此隨部落起伏流離。問他沒有繼續升學是否感遺憾?搖搖頭,沒啥好後悔的,人生也不就是這麼一回事!尤老伯與黃木新長者,兩人雖是兒時玩伴至今各有不同経歷,但最終都選擇回鄉安老。

魯凱頭目柯光輝先生已71歲,是第12代頭目,問他帶領部落長老們歷經三次,因風災的大遷徙,來到這裡有何感受?

他說:「在此下去,是沒有希望,也是沒有未來的!」

照片提供/智榮基金會

原住民傳統的生活環境,是屬山林野地的子民,如今被囚困在一個小空間的住家建物裏,是無法安身立命的。袓?所在的原鄕是那麼遙不可及且被列為保護古蹟(霧台內山石板屋),那麼往後的靈魂歸宿(土葬)也不知在何處?

現存的老者每當談及此話題,常是老淚橫流,暗夜哭泣,那是他們心中最大的不安!光輝先生又說:「房子不是他們蓋的,土地没有所有權,何時要被迫離開也不知道,沒有歸屬感!心猶如是那懸在飄盪的風聲中!無可依也無可靠。」

頭目柯光輝的最大心願,是讓他們回到有產權的老家,或換取相同的土地,讓他們可以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傳承部落的文化。而不是在此坐以待斃!讓族人、文化,消失在所謂現代化的文明?!可是,又有誰能解決他們卑微的請求?頭目高大的身形,眼中散發的神情是即無奈!又無助!

村內住的都是高齢長者,青壯子女無工作足以營生,只得外出找機會。老者日常生活裏還好有社區關懷中心,常舉辦各種講習,聯誼活動,即可相互取暖又可消磨時間,大家的參與度很高,生活中是需要一些樂趣來滋潤的,否則無根又哀怨的日子如何渡過?

延伸閱讀:

老海軍走過動亂時期 即將消失的眷村文化
台灣可能成為下一個「下流老人」社會?
總舖師的故鄉 長者生活法則簡單就是福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