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戴淨妍
於高雄岡山耕耘醫療服務50年,劉嘉修醫療照護體系從地區醫院經營出發,逐步轉型擴展共4間護理之家與住宿機構,打造在地醫照整合模式。去年3月開幕的168床嘉仁住宿長照機構,採輕資產模式,與台糖承租2000坪土地,扭轉長照機構的形象,打造「岡山峇里島」的度假飯店氛圍。
嘉仁住宿長照機構去年3月開幕。(圖片來源/劉嘉修醫療照護體系)
異國風格的創新設計 建材來自峇里島
嘉仁住宿機構設計1000坪生活空間與1000坪峇里島花園,總造價高達2.7億元,採用開放式綠地與水景造景,種植熱帶植栽,設計3座發呆亭,成群的綠頭鴨與陸龜在草地上走動,營造出遠離都市喧囂的寧靜環境。
「很多機構強調家的感覺,但我們想要的是度假感。」劉嘉修醫療照護體系董事長劉俊鴻回憶,自己與太太在峇里島旅行時,深受當地的度假氛圍啟發,決定將這種舒適放鬆的生活方式帶回機構。他們不僅多次考察峇里島的建築與擺設,更直接在當地訂做、運回2大貨櫃的建材、家具與裝飾品,確保風格道地。
嘉仁住宿長照機構團隊,中間為董事長劉俊鴻。(圖片來源/劉嘉修醫療照護體系)
在色彩與材質運用上,嘉仁機構的整體設計採用大地色系,營造自然放鬆的氛圍,運用竹藤編織、木材、石雕、雞蛋花等元素增添熱帶風情,就連工作人員的制服也採用也與整體環境風格一致的設計。
機構內的色彩以大地色系為主,所有家具、擺飾都來自峇里島。(圖片來源/劉嘉修醫療照護體系)
不論是硬體設施或軟體服務,都以飯店為標準,「像是選用的床單是跟星級飯店訂製的,確保長輩躺下去就能感受到柔軟與舒適。」劉俊鴻強調,機構的硬體設備、房間設計、衛浴空間都是精心規劃,把他見過的實用設計應用在機構中。
如建置污衣通道,每層樓預留通氣口集中床單,再由外部廠商統一收取處理;窗戶高度也設計較一般建築低,即使長輩坐在輪椅上,也能看到窗外的景色。此外,也建置中央廚房,統一製作整個體系需要的餐食,也針對有特殊飲食需求的住民調整質地。
醫療轉型慢性病和復健 串聯照護無縫接軌
劉嘉修醫療照護體系在高雄岡山發跡,由劉俊鴻的醫師父親與助產士母親創立,目前以內科為主,並設有居家護理所。劉俊鴻說明,最早轉型是因應2002年健保點值下降引發地區醫院倒閉潮,劉嘉修醫院選擇發展慢性病與復健照護的特色醫療,並投入經營護理之家,成功度過衝擊,也奠定了日後擴張長照服務的基礎。
嘉仁住宿機構的一大特色是完整的醫療支援,整合劉嘉修醫院服務,包含一般內外科、心臟內科、胸腔內科、感染科、復健科等專科醫療,符合高齡常見的三高與老人醫學需求。長輩若有健康狀況,不用四處奔波,從日常健康管理、就醫接送、住院看護,到術後復健,機構都提供一條龍服務,透過醫院車輛接送住民往返機構與醫院,進行復健與看診,並採全包式收費,所有照顧費、尿布等耗材、復健、醫療費用皆含在內,以房型計價。
依照住民需求,從單人到六人房型皆可提供。(圖片來源/劉嘉修醫療照護體系)
除了自家的醫院,嘉仁也與高醫岡山醫院和國軍左營總醫院岡山分院合作,轉診可優先安排,並與精神護理之家合作,可轉介精神狀況不佳的住民,待治療改善後再返回。
此外,劉嘉修醫療照護體系提供入住者多樣的選擇,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例如,部分健康長者將嘉仁住宿機構視為退休住宅或第二個家,甚至有旅居國外長者回國探視親人時選擇短期入住。
承租台糖土地 鎖定高端住宿機構市場
劉嘉修體系的醫院與護理之家都是建立在自有土地上,但隨著服務擴張,土地取得成為重大挑戰。「當時岡山的地價已經飆升,找不到符合長照機構法規的千坪土地,」最終,他們選擇承租台糖的土地,取得2000坪空間。
劉嘉修醫療照護體系「一般長照機構經營者不會花費這麼多建置成本在一個機構上,因為回收期會拉長,但我喜歡創新,要做就要做最好的、跟別人不一樣的機構。」劉俊鴻說,他們專注於高端住宿型機構市場,並以口碑行銷為主要推廣方式,從峇里島式的環境設計、飯店級的管理標準到完整的醫療照護串聯,都是在實踐自己理想中的照顧場景。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參閱第36期創新照顧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