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可人生

【家總專欄】如何預防長照悲歌?照顧人生不卡關 政策面的四大解方

文/陳景寧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

近期新北市發生一起震驚社會的「長照悲歌」。一位73歲的退休建築師,長期照顧68歲罹患水腦症的妻子,因身心俱疲,將臥床的妻子從14樓拋下,釀成憾事。即便具備經濟能力與資源,仍無法避免此類悲劇。若要有效預防,首要理解「照顧悲歌」的本質。

照顧悲歌是心理潰堤──人生被卡關,家庭關係延長賽

家庭照顧是一場「交換生命」的過程,照顧者投入青春、健康、金錢與婚姻,甚至犧牲自我。這位建築師,或許曾規劃退休後的旅遊與休閒,卻被困在家中,無法實現人生願景。被卡住的無奈與不甘,讓壓力成倍增加。

根據本會家庭照顧者關懷專線(0800-507272)數據顯示,五分之一來電者困擾於與被照顧者關係緊張,另一五分之一苦於與家人關係衝突。家庭恩怨在照顧過程中被放大,「家人間何必客氣」的觀念,讓照顧關係容易缺乏感謝與界線而激化。例如這起案件中,妻子抗拒外人協助,丈夫因疲憊不堪而釀成悲劇。

家庭照顧是一場「交換生命」的過程,家總專線數據顯示,五分之一來電者困擾於與被照顧者關係緊張,另一五分之一苦於與家人關係衝突。(圖片來源/freepik)

改變「不照顧就是罪惡」的觀念

要預防照顧悲歌,照顧者需提高自我覺察,合理設定期望,並認清自身的照顧極限。被照顧者則應提升安全意識,成為「好被照顧的人」。家庭成員需對話建立共識,制定家庭照顧協議。然而,國家層面的支持不可或缺。以下四點建議,從制度上提供預防之道:

  1. 廢除「孝行獎」:強調孝道的社會環境,容易讓照顧者承受不合理壓力,增加心理潰堤的風險。應支持「隨時可喊停的照顧」理念,讓照顧者明白放手並非錯誤,而是必要。
  2. 建立家庭照顧者獨立評估機制:現行長照服務多以被照顧者需求為核心,應轉為考量照顧者的主觀壓力與負荷程度,讓資源更符合實際需求。
  3. 事前提供免費諮詢:讓國人在成為照顧者之前即可獲得專業諮詢,了解承受能力、生活調適方式與可用資源,做 出明智選擇。
  4. 定期健康檢查:為家庭照顧者提供免費健康檢查,幫助其了解身心狀況與照顧極限,減輕孤立感,降低心理崩潰的風險。

家庭照顧不僅挑戰身體極限,更考驗心理韌性。透過強化政府支持系統,提供全面資源與協助,讓照顧者與被照顧者攜手共渡難關,提升家庭的生活品質與幸福感。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雜誌立場)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