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可人生

張嘉容專欄|從瓊瑤的故事看善終 做3件事讓最後一段路更平靜

張嘉容專欄|從瓊瑤的故事看善終 做3件事讓最後一段路更平靜

面對生命的終點,知名作家瓊瑤的選擇讓人震撼,也讓人心疼。她不希望像她的先生平鑫濤一樣,插管臥床三年多,活在昏迷裡,於是她自己決定了離開這個世界的時間和方法。

我不能認同她的選擇,但能理解她的恐懼。

我們怎麼知道,當我們面對生命末期,家人會懂我們的選擇、尊重我們的意願?不用那些徒增痛苦並且無效的醫療手段,幫我們好好走過最後這一程?這些答案,不是等到事情發生時才去尋找,而是要從現在開始準備。

正如我創作的《生命之河2.0》,就是希望讓更多人願意開始做出準備,因為它關乎我們每個人的未來和恐懼。

瓊瑤的恐懼不是獨一無二的,這可能也是你、我,我們家人的恐懼。我們能不能做些什麼,讓這樣的悲劇不再上演?讓自己、讓長者,在人生的最後一段路上,不是被無效醫療拖著走,而是被愛和理解陪伴著,平靜而有尊嚴地告別?

《生命之河2.0》的創作希望讓更多人面對生命末期的話題,就從現在開始準備。(圖片來源/freepik)

想讓生命最後一段路走得更平靜,我們該怎麼做?《生命之河》戲裡戲外,我都建議從幾個簡單步驟的開始:

步驟一、先說清楚自己的意願

不管你現在幾歲,了解病人自主法,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是一件必要的事。這是給自己的保護,更是給家人的指引。

步驟二、和家人好好聊聊

是的,生命末期的話題有點難開口,但不聊才會留下遺憾。讓他們知道你的希望,也傾聽他們的心聲。

生命末期的話題有點難開口,但和家人好好聊聊,才不會留下遺憾。(圖片來源/freepik)

步驟三、支持教育與學習

讓更多人知道什麼是「善生善終」。我們要的不只是多幾天的生命,而是有品質、有尊嚴的最後一段旅程。

當我們都開始行動,這些恐懼和悲劇才能不再重演。

《生命之河》2.0希望讓更多人願意開始做出準備,開啟跟家人的對話,開啟尊重生命以及去連結愛的行動。

生命的河流不會停止流動,但我們可以學會如何重新看待它,在它之中珍惜每個當下,準備每個未來,先善生才能善終!

希望更多人都能從容思考自己的老後與生命終點,與家人有更多溝通,讓生命的河流,無憾流向美麗終點吧!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