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可人生

吳挺鋒專欄|生死關頭,誰做決定?從《天堂計劃》談起

天堂計畫探討安樂死

這是值得深思的議題,在我們的教育裡,一個人如何從小到大的成長故事不勝枚舉,但從老到死的經驗探索卻很少提及。此外,倘若從老到死是自然而然的凋零,倒也容易面對;但如果這段歷程穿插了意外,你要怎麼看待人生的終點?

 

《天堂計劃》(2021)這部法國電影,改編自真人真事著作,年邁的父親突然中風,雖然在急救後挽回性命,但已經「面目全非」,今日的我不再是昨日之我,既然如此,當病人趁著意識還清醒時求死,子女該「幫助」他完成這樁生前遺願嗎?

劇照取材自Yahoo奇摩電影

台灣觀眾在看此片時應該不算陌生。因為傅達仁前往瑞士安樂死的記憶猶在,正與此片諸多情節相符。

 

這部電影並不著墨於法律層次,而是站在照顧者的視角,看待如何面對父親求助、求死時的糾結與被迫堅強。

 

當躺在病床上的父親用命令口吻,要求大女兒艾曼紐(蘇菲瑪索飾演)幫他了結生命時,大女兒第一時間覺得憤怒,認為這是父親的無理取鬧,讓已經心力交瘁的家庭照顧者再添一樁情緒負擔。

面對父親提出了結生命的要求,大女兒感到心力交瘁而憤怒、無措。(劇照取材自Yahoo奇摩電影)

無助的家屬需要支持,但能找誰?十之八九,先找專業諮詢。醫師告訴艾曼紐:「我知道,這種情形很常見,那就增加抗憂鬱藥的劑量。」

 

醫師看多了,見怪不怪,而他專業能做的就是「增加劑量」;但對家屬而言,這算「對症下藥」嗎?萬念俱灰的父親是因為生活失能而想結束生命,這絕非開藥就能解決。

 

醫師不忘提醒:「你要多關心妳父親,幫他加油打氣。」醫師沒說錯,但球最終還是回到艾曼紐身上。問題是,坐在醫師對面的艾曼紐,難道不也是求助者?

劇照取材自Yahoo奇摩電影

專業,有時窮,艾曼紐接著找上了妹妹。妹妹一直與艾曼紐分攤照顧負擔,這種休戚與共的患難情感,是相互支持的力量。

 

「爸爸要我幫忙他了結,我需要妳同意,否則我做不來。」艾曼紐說。

 

哪知道,妹妹這樣回話:「他只有向妳開口。」

 

妹妹的第一反應竟然是切割、甩鍋。這種萬般棘手,甚至會造成一輩子內疚的事情,妹妹只求「不要問我」,「就當作我不知道」,結果惹來艾曼紐大罵她渾帳。

 

另一幕是,當艾曼紐找到了瑞士安樂死機構,準備在約定時間親跑一趟時,妹妹再度搬出小孩需要照顧的理由,臨陣脫逃。

放棄積極治療的決定讓家屬揪心。(劇照取材自Yahoo奇摩電影)

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還有誰能依靠?這不只是一齣電影,而是很多醫療現場與家庭的每日寫照;這不是法國才有的獨特案例,也是許多台灣家庭照顧者曾經承受過的痛苦與無奈。

 

別說安樂死這麼極端掙扎的案例,即便是在加護病房前,是否要放棄積極治療的決定也夠讓家屬揪心。很多人都曾經歷過:「為什麼這種最難的,攸關生命是否終結的決定,最後總落在我頭上?為什麼每個人在這一刻,都想置身事外,等著我做決定?」。

 

在醫療進步的當代,壽終正寢愈來愈可遇不可求,專業對於生命價值何時喊停,也無能為力。此外,就像艾曼紐的妹妹,她並非冷血家屬,但遇到生死關頭,她也會怯弱,也會本能性地想閃躲這種難以承擔的責任。

 

我們不能高估自己,趁著健康在世時思考死亡,共同討論生命最後一段如何軟著陸,這既是自主負責,也是讓照顧者好過。


延伸閱讀

從傅達仁前往瑞士追求安樂死談「善終自主權」

我的荷蘭婆婆生前遺囑之一:請給我安樂死

閱讀電影 | 身為一個安寧醫師,看完《血觀音》,我想要大聲說……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