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可人生

全球樂齡|荷航「重返社會療養院」 讓機構長者協助年輕人重返職場

重返社會療養院

「重返社會療養院」方案促進跨代交流、相互療癒。(圖片來源/evean網站)

在荷蘭,一般公司員工在進入公司的前三年,是年年以簽約方式來續約(政府法定,有時為兩年)。換句話說,想保住相對穩定、福利更佳的「正職員工」飯碗,需先有個「三年觀察階段」,而非台灣普遍的「三個月試用期」,對於沒定性或是沒效率的員工,是通不過考驗的。重要的是,有沒有加班,並不是老闆考核績效的標準,甚至在多數情況下,越能在工作時間內有效完成任務、展現出效率,越能獲得主管的青睞。

員工不是「成本」,並不是用來壓榨的,一直以來都是荷蘭企業靈活、有效的運作指標之一 。用兩到三年時間來觀察與測試員工與公司的磨合與彼此適應程度,背後也是嚴謹的荷蘭企業老闆挑選適合人才、長期培養的用意。

對此,若公司員工出現過勞現象,並非請個長期或短期病假即可解決,面對員工的身體及心理狀態不佳,荷蘭皇家航空公司KLM提出一個創新解決方案,讓請假中的空服人員和地勤人員在生病康復後先融入療養院裡擔任義工,在那裡,透過緩慢的步調與無壓力氣氛,讓他們可以再次適應工作,進而重返職場,這對年輕人和當地住戶來說,這個專案簡直是完美解決方案。

故事總有個起頭,「重返社會療養院」方案的誕生就是荷航乘務經理O’Sullivan 女士在療養院看望祖母時,她注意到長者居民們需要更多互動與刺激,才能為日常生活帶來快樂時刻,但這需要更多的志願者來參與,這時她聯想到,對於因病不能飛行的機組和乘務人員來說總不能讓他們天天關在家裡,換個環境,他們其實還能做其他合適的事情。

因專業空服人員的核心素質、服務品質和客戶導向都有著謹慎的基礎,O’Sullivan 女士認為何不在回歸職場前,在安全、有意義與穩定的環境中,先來療養院做義工,把長者都當成客人般貼心服務,透過聆聽與陪伴,或許可以慢慢恢復工作狀態,結果,真的帶來意想不到的成果。

一開始,每天約有4名乘務員會來幫忙,但漸漸地報名人數越來越多,多的時候,甚至有20個空服人員在療養院裡走動,O’Sullivan 女士表示,四個月內共有75名員工報名參與,現在已有30人重返工作崗位,這一切都應該感謝療養院裡長者所帶來的療癒力量。

荷蘭航空的「重返社會療養院」方案,機構長者療癒了荷航員工,促成他們重返工作崗位。(圖片來源/粉絲專頁:KLM Royal Dutch Airlines)

其中一位因過勞請假中的空服員尼爾斯自願參加位在荷蘭阿姆斯特丹Eduard Douwes Dekker療養院的重返社會進程,透過與長者喝杯咖啡、散散步、接觸與對話,好似打開一個個塵封的匣子,心理負擔輕盈許多,讓他慢慢找回曾經孰悉的工作環境,漸漸地也開始想念重返職場,當他覺得一切都準備好了,勢必會回歸工作與社會。

另一位因健康因素而請假的空服員安吉麗克,因病無法提取重物暫時停止飛行,也自願去療養院幫忙,她說雖然無法推車走向乘客,但是倒杯水、準備小點心,和長者們聊天說笑且關注他們的一舉一動,這些可一點也難不倒她,也因工作性質豐富的社交能力,反而非常快速融入療養院裡,工作成就感不減反增。

療養院經理Osinga表示:「自從半年來與荷航的合作開始,雖然荷航的志願者不能取代長期護理人員,但屋子裡已經笑聲不斷,感覺長者們比過往更有活力。」

荷航除了對生病員工釋出善意,對其他企業也產生鼓舞現象,因重返社會專案提供許多具有附加值的正向循環,此一概念也受到荷蘭衛生福利和體育部長的注意,希望今後社會上有更多的此類議題繼續倡導與推廣。

 

延伸閱讀

荷蘭傳真| 梵谷博物館 「70+博物館日」邀長者享用藝術饗宴

荷蘭傳真|這裡沒有孤獨老人!聯合整條街道對抗寂寞的「甜蜜70俱樂部」

荷蘭傳真|鍾愛銀髮族的熟齡生活特展,打造「老人樂活國」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