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可人生

Anke書齋|100歲帥哥 張祖詒 的旅美文化觀察筆記

張祖詒先生百歲壽宴(圖/聯合文學提供)

編按:在安排本週的Anke書齋時,正苦惱手邊沒有合適的素材。《安可人生》雜誌主編從書堆中抽了一本《現代逍遙遊:100歲帥哥的優雅旅程》遞過來,說:「這是 張祖詒 老師的作品,老師以前是蔣經國先生的文膽,今年已經102歲了仍堅持寫作,最近又要出新書囉!你參考看看。」

張祖詒老師1990年旅居北美,七旬過後他擺脫過去的生命框架與包袱,更隨心所欲地去認識世界,將近二十載的北美生活所見寫做散文集。

起初聯合文學發行人拿到的原稿,是兩本過期的年度行事曆,老人家一字一句地寫下世上獨一無二的手稿。只能說,很多事情實在與年齡無關,即便安可人生團隊每天都在見證長者的無限創作力與生命力,我們依舊打從心底感嘆。

在張祖詒老先生的第二本散文集《現代逍遙遊續集》出版日(8/21)之前,安可人生精選兩篇觀察東西文化的文章,帶各位安可好朋友一睹張老師的文采!畢業於上海法學院,從小接受東方文化教育的張祖詒老師,旅居北美時究竟有哪些有趣的發現呢?

〈美式生活小品〉

圖/Pixabay

人類生活基本需求的四個要素:食、衣、住、行,不論歷史如何演變,千古不易。

中國人「民以食為天」的觀念,根深柢固,當然得把免於飢餓的「食」列為第一優先,唯求能飽,方能論及其餘。不過,中華文化同時也一直把「衣」和「食」的重要性並列。

在我們的經典教材中,自幼便讀到很多古訓:如「衣食足而後知榮辱」、「豐衣足食」乃是國泰民安的表徵,遇到貧困時必須「節衣縮食」、甚至對施恩周濟視為「衣食父母」,在在顯得經濟未開發的農業社會時代,物質生活條件較為貧乏,不得不以「食」、「衣」列為首要。相對地,「住」和「行」,則較為次要。

西方歐美國家,經濟發展較早、較快,人民「食」、「衣」無慮,對生活需求的觀念,自有不同。現代美國人,一旦成家立業(也許業還未確立),首先就要購置房屋,其次要買車子(不只一輛),顯然「住」和「行」兩項在他們生活型態中,列為首要。

而且房、車還要常常汰舊換新,金融業看準社會需求的現象,立即想推廣業務、提供資源,辦理房貸、車貸,於是每個家庭大半輩子為償付借款,成為永遠寅吃卯糧的債務人。至於「食」、「衣」兩項,美國人看著比較平淡。

有一首打油詩,大可代表美式生活的形態:「漢堡熱狗堪充飢,牛仔T恤足蔽體,華宅輪奐稱麗舍,出門朋駛保時捷。」

一般來說,美國人的生活品質,除了豪門鉅富之外,基本上沒有太大懸殊,城鄉之間也無太多差異。即使一個小鎮,居民千戶必有郵局、銀行、超市、加油站、醫療院所、購物中心、便利商店、餐飲速食、保險經紀等日常生活所需設施,一樣不缺,所以生活基準相當平等。但是人工勞力代價昂貴,普遍感到是項負擔。

有一對亞洲籍移民教授夫婦,居住紐澤西州。某日發現家中洗烘碗機故障,立即電話通知原製造廠商,但據告需於一週後,方能派人檢修。不得已改電當地水電工坊,約定次日便可來家修理。第二日,一位技工果然準時來到,看他身穿藍底大紅字Plumber 的背心,頗有以電工職業為傲的氣概。經他察看,略施小技,不出三分鐘,機器恢復運作。

然後開出帳單,收費八十元。屋主不免對此高價有些訝異,問其何故?他卻泰然答道:「我賣的是時間Time 加上知識Knowl-edge」。教授夫婦聞後,點首歆服,如數開給支票。

之後,教授夫婦開始領悟美國家庭推行DIY(自我操作)的重要性,於是勤讀各種DIY 須知和資料,從中學到很多家庭實用技術,也在一些小艱難中完成作業,從而產生不少樂趣,更有回到童年國校上勞作課的類似感覺。

不過,長年累月,日久生厭,不免有些辛苦。美國CBS 電視節目「六十分鐘」主持人隆尼,曾為美國日常生活中若干瑣務,不想做而又不得不做的各種無可奈何,列出三十條「 如有可能,最好避免」皆屬芝麻綠豆的細微小事,傳為美式生活幽默小品。

這裡試擷若干條分享其諧趣:

這些生活中變曲的小調,恰和金聖歎的三十三則「不亦快哉」,頗有異曲同工之妙。據說金聖歎那些快樂時刻,是住在一所破廟中,又在陰雨連綿時悟到的快感,可見其生活觀念的灑脫浪漫。如:

中西文化內涵固有若干不同,但於生活旨趣,在求無憂,在求健康,在求有為,則並無二致。

班傑明‧富蘭克林說過:「人生應為生存而食,不應為食而生存」。

蔣經國也說過:「要為工作而生活,不是要為生活而工作」。

由此可以看出,要求生活感覺豐富、充實快樂,只在觀念上的一線之隔而已。其意也與孔孟之道「非為祿而仕」義理相通。

〈小費文化〉

圖/Pixabay

大凡在美國或加拿大居住的華人,不論是在東西岸、或在中南部,都曾經體驗到平時生活中的一件芝麻小事,雖然小得微不足道,但會覺得不太習慣、不太適應。那就是在餐廳飯店用膳後,於賬單付款之外,總要在餐桌上,留下一些零錢,算是小費。

別看這件小錢小事,大多數的顧客也不會在意給多、給少,但感覺上總不免有些不甘不願,因為對華人來說,華人世界向來無此習俗。但這是北美地區由來已久的慣例,即使無奈,當然還是隨俗。

不過,換個角度來看,自一九五○年到一九八○年代的那三十多年中,從台灣到北美的留學生,大多數在假期中出外打工,賺取小費,用來貼補學費和生活費用。

例如錢復先生在他的回憶錄中就說,他「上山下海」,在旅館餐廳打工服務,賺到不少小費,而且在打工經驗中,很有心得,對他後來的工作和經歷都有良好的影響。所以眾多華裔留美學生,也大都對小費,存有感謝的心,這倒是美國小費習俗,意外地產生的正面效應。

說來話長,細究起來,「小費」這個玩意兒,卻是歷史悠久,在西歐北美社會普遍流行,已有好幾個世紀,早就成為打不破的一個例規。據說遠在十七世紀,歐洲人喜好旅行,最初對民宿的傭僕服務,開始給一點小額酬金,原是表示小小感謝之意。以後逐漸擴及許多服務行業,而且甚至幾乎成為強制式的額外給與,則與最早樂給的原意大相逕庭。

美加地區可能是世上「小費」最多最廣、也讓外來顧客最感困擾的地區。無論餐廳、旅館、飯店、酒吧、咖啡座、理髮店、以至健身房、按摩院等場所,處處都有給付「小費」的慣例,不給反而變為違例,成為北美特有的「小費文化」。

依照大家的經驗,美加餐飲業近年的行規,小費的額度,普遍高達消費額的百分之十五到二十。有些餐館對人數較多成桌的顧客,乾脆把「小費」改用「gratuity」名稱列入賬單,形同變相漲價,使「小費文化」有惡質改變的傾向,致為消費大眾詬病。

既然「小費文化」有了爭議,美國有幾所大學開始對這問題做了調查與研究,但論點多有不同。從經濟理論的觀點來看,因為小費可以激勵員工勤奮工作,有助僱傭關係的改善,減低勞資糾紛的發生。但從實務的經營管理上看,小費的分配,並無一致合理的制度,由於多得或少得的差別,形成待遇不公,產生隱形怠工,反倒影響經營業績。尤其美國聯邦勞動法規定,只有「外場」侍者可分小費,經理和廚房的人員不能分享,以至於員工間失去公平與和諧。

最初僅為表示一點酬勞的小費,竟然演變到於情、於理、於法都有糾葛,令人稱奇。終於,紐約市的「聯合廣場餐飲集團」(Union Hospitality Group)在二○一五年宣布,經過深思熟慮,與全公司內部討論後,決定採取新措施,停止向客人收取小費。該集團擁有一、二十家米其林星級的餐廳,僱用員工近二千人,如此大型餐飲集團停止收小費,當然震驚全美大眾,因之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大幅報導,認為可能帶動風潮,改變美國餐廳的「小費文化」。

也有飲食專欄作家評論,這樣全面改變遊戲規則之舉,可能改變餐飲事業服務的型態,進而促使餐廳消費漲價。到底影響如何,要看全美同業是否同樣跟進。但以後決定性的走向,還在顧客們的態度,畢竟他們才是消費業盛衰的源頭。

許多亞洲國家如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在傳統上沒有需給小費的習慣。(台灣和香港有10%服務費列入帳單的例規),東南亞諸國和大洋洲的澳大利亞、紐西蘭等都無支付小費的義務。不過早年中國北方城市的餐館、茶樓、澡堂等營業場所,如果顧客額外給予賞錢,那麼「跑堂」的侍者必定大聲高喊:「張老爺外賞大洋一元」或「李大爺賞錢半百」,其音量大到滿座賓客都能聽聞。

目的當然除了給賞錢的貴賓增光體面之外,更望其他賓客也能慷慨賜賞,這是中國「小費文化」的特色,也多少帶些東方幽默。

之外,昔時中國的文人雅士,常於酒樓、飯館飽啖佳釀美食之後,隨興題詩寫詞,或書對聯贈送店家,代替賞錢。這種素質高雅,唯獨華夏特有的「小費文化」,直到近代,仍能偶見遺風,堪以自傲。

本文摘自:《現代逍遙遊:100歲帥哥的優雅旅程》

作者:張祖詒

出版社:聯合文學

延伸閱讀

Anke書齋|63歲出道歐巴桑文學新人,開創玄冬小說新風潮

老文青必備手冊|整個島嶼都是我們的文學館:北台灣篇

老文青必備手冊|整個島嶼都是我們的文學館:中台灣篇

老文青必備手冊|整個島嶼都是我們的文學館:南台灣篇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