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潘慧敏
當台灣邁入高齡社會,如何點燃熱情活化大腦,為生活注入新創意?
透過繪本,高齡的長者不只能帶來心情愉悅、促進身體健康,更可以感受到溫暖的陪伴,在繪本中得到生命經歷的相互呼應。
3月20日~22日,在高雄市故事媽媽協會的邀請下,後青春繪本館團隊首次前進高雄,為一群資深的故事人帶來三天密集紮實的培訓課程。
這是高雄少見的熟齡繪本種子志工培訓課程,參與課程的是來自各地經驗豐富的資深故事媽媽與故事爸爸,各個臥虎藏龍、充滿熱忱,但回顧自己進入據點帶長者說故事,也會遇到不知如何暖場?如何選擇適合熟齡的繪本?如何面對亞健康甚至失智的長者?
這次的培訓便是規劃了結合理論與實務的系統性課程,橫跨不同專業領域與技巧,訓練志工如何應用繪本陪伴長者。盧怡方老師傳授如何帶領長者互動與照顧的技巧,也延伸到繪本專業陪伴的課程,從認識多元的熟齡繪本、培養繪本的解析能力著手、訓練志工如何挑選繪本的訣竅,進而培養設計繪本的延伸活動,包括肢體、歌謠、繪圖、手作與遊戲。
在課程中,方方老師分享一個重要的技巧,面對長者說故事與對兒童說故事的節奏不同。高齡長者部分體能反應有時會比較緩慢,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也會較為短暫,在整體繪本活動中,要適時設計一些「休息」的時間,改變活動進行的節奏,讓長者轉換精神狀態,反而更能讓長者專注聆聽故事。
除此之外,說故事時運用聲音變化,或是穿插歌曲、肢體,都能使整場活動豐富有趣。方方老師提到:長者慢熟一定有原因,除了身體因素外,長輩對故事帶領人的信任感是非常重要的。活動進行時,故事帶領人可借力長者身旁熟悉的照護員,讓長者能更快適應活動。這個關鍵的提醒,也讓學員恍然驚呼:原來是這樣!
培訓第三天,課程移至社團法人高雄市鳳山老人健康照護協會的C級巷弄長照站,由講師現場實際演練示範,以繪本內容概念出發,設計適合長者進行的活動。學員分組陪伴長者,近距離協助長者手作互動,觀摩講師說故事的框架以及如何帶動長者。
上完課後,一位75歲的阿嬤拉著講師的手,她說:「我其實不快樂很久了,但今天上完繪本的課,看到你們在做的事,真的很感動!」她說著說著,突然哽咽:「我決定要像上課說的『打開心內的門窗』,要敞開心胸讓自己開心!」
三天的培訓課程在大家滿足的笑容中畫下句點,學員紛紛期待再次開課,可以學習更多熟齡繪本陪伴長者的方法,其中最大的收穫便是透過長者的回饋,獲得動力和成就感。
一位學員心有所感的表示:「看到長者因為繪本、因為我們的陪伴而這麼開心,也不禁去思考我們除了對外面長輩有耐心外,是否也該對家裡長輩再多點關懷!」
人生不同階段閱讀繪本,有不同體驗與感受,透過創新角度閱讀繪本,探索繪本的新世界,讓長照體系建立多元服務模式。在繪本世界中,讓說故事與聽故事的人都能與美好的自己相遇。
此培訓活動由後青春繪本館、高雄市故事媽媽協會主辦,高雄市鳳山老人健康照護協會提供據點合作協辦,財團法人中華卓越國際公益協會支持贊助,齊力推廣熟齡繪本,讓大家一起共學、共玩、共老、共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