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可人生

熟齡社會手帖:有意識的老化

有意識的 百歲人生規畫 老化 - 安可人生雜誌

圖片來源:Pixabay

以往的社會,人過耳順至花甲就已是老人,到七十就是古來稀,一旦解甲歸田,離吿別人間就不遠矣!現今,高齡社會下延伸的種種老化問題,以前甚少聽聞,卻於今為甚。長壽紅利也帶來高齡災難,現代醫療的進步還是趕不上文明惡疾,如:癌症、憂鬱、失智、失能等的肆虐。

新世代的熟齡族人口大量増加,讓台灣在今年正式進入高齡社會,而且趨勢無法擋,預定2025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

近年來高齡社會的議題不斷地發酵,媒體也不斷地拋出各種高齡社會將會面對的嚴峻問題。除了產官學民間團體各方面的努力,去建構一個老年的友善社會環境之外,個人身處其中,如何迎接這一段可能還有二、三十年的暮年之旅?

依據調查顯示,熟齡退休族最普遍的不安來自金錢、健康、孤獨三大項。所以各方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很多的對策:如何規劃退休養老金、如何保住老本?如何保健養生、運動強身?如何終身學習、參與社會?等等不勝枚舉,不一而足。還有更多的:如年齡只是一個數字的無齡樂活,不老團體等等激勵中高齡族的實體演藝活動,來詮釋新世代的老人是可以活出不一樣的老後人生。但是這樣就能高枕無憂嗎?

老化過程中,一般人大都抱持著順其自然,一天過一天,到時再說的不自覺心態。忽視了不可避免、將面對的未曾碰過的人生事件:例如至親家人惡疾纏身、失能失智、長期照䕶,或自己中風臥床、行動不便、長期的疼痛等。在老化的過程中能治好的病就不是病,由身體的病導致心理的病才是最大的苦難,它將常相左右,至死方休!

圖片來源:Pixabay

人的老化是不可逆的,只能延緩。老化的最後一個階段就是與死亡相依偎,而死亡的朋友就是生病、老衰。問題是:屬於老化後期的生病跟趨死過程是平靜、安祥,還是要恐懼、不安、痛苦。老化是一種進行中的狀態,身體上的機能變化引起的各種不適,心理上造成的各種焦慮不安,在在影響到老年日常生活的品質。

我們常看到強調身心靈三合一的健康,是快樂的最高生活指標,所以各種養生的飲食介紹,各樣的運動健身推薦,都希望保有延長健康壽命的最大可能性。但是面對老年期,最重要與最需要的老化知識的認知與學習卻是最缺乏的。使得原本身心還算健康的人,一旦面臨了老年人生事件衝撃時常不堪一撃,不知所措,難以有能力走出來,因而鬰悶寡歡地走向人生終點。

所謂「身心靈」:身是指身體的機能運作;心是指日常心理的情緒狀態;靈是歸於精神領域的生命意涵。屬靈的領域具個人化的獨特性,包涵了個人的價值觀跟生死觀。它無法借由他人或外力短期間來改變,只能透過有意識的自覺去認知,透過學習慢慢地內化為個人的信念。很多人透過宗教、信仰、哲學,在其中尋找自己安身立命的生之道,也有不少人透過醫學、心理學、社會學,找到面對困境的對應方法。最普遍的是面對老化的衰敗,面對治不好的疾病,甚至是失能需要被長期照顧,但此時神智還是清醒的。很多人會在這關卡前,受病痛磨難而身心俱疲,失去了生之想望。常有久病厭世、老老相殘、安樂死等離苦求死的現象發生。

美國心靈生死學大師羅摩・達斯(Ram Dass),同時也是暢銷書《活在當下》的作者,他說在65歲中風前,最害怕的事情之一,便是那些伺機而動的疾病。中風後,經歷了內心深處的恐懼,兩年半之後,依然是半癱在輪椅上。但是現在他要告訴大家:「我們最該恐懼的事,就是恐懼本身。」中風最大的心理障礙之一,就是失去了自主的獨立性,在照顧或被照顧時如何紓解疲憊鬱抑的心境?簡單的説,我們需要學習與不可逆的病痛相處,並能保有熱愛生命的求生意識,進而持續做自己想做且還有能力做的事情。

這不僅是一種長期累積的價值觀,更是一種熟齡族必須修煉的老年哲學。没有自己的生死觀,很難面對衰、病、死的不安和恐懼。那麼老年的人生意義何在?老死又是怎麼一回事? 雖是大哉問,卻是老年安身立命的方向盤,也是安然度老的指南針。


專欄:熟齡社會手帖

在全球的高齡長壽狂潮下,分享關於熟齡社會的話題、議題與觀念,與熟退族一起追尋新思維,尋找豐富、多元又精彩的新舞台,串連生命的熱情活力。

撰文 / 李全賢

四年級生,早年遊學日本,日商工作30年的退休族,喜歡研究台灣史典籍、老年心理學與熟齡社會趨勢,興趣是閱讀、旅遊與評論。


推薦閱讀:當老發生時,只能絕望嗎?

當老發生時,只能絕望嗎? / 柿子文化出版

作者 | 羅摩.達斯
譯者 | 袁婉馨
出版 | 柿子文化

面對不可逆的老化疾病或生命困境,作者以自己中風前後的親身體驗,透過其專業學養及實務經驗,提供一種可學習的有意識老化認知過程,有助於和緩紓解老化的困厄及人生最後的告別。一般人對於如何度過晚年,在財務、健康上都會有程度不一的規劃,但是在老化過程的認知上卻明顯缺乏,更談不上學習。本書提供了很多理論與實務值得參考的學習認知途徑。

延伸閱讀

退休真心話|跨過一甲子 在熟年路上看見未來

5個生活建議 打破「下流老人」的迷思

醫師李偉文:面對退休最好的方式,就是忘掉退休!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