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可人生

高齡再就業系列》推動中高齡就業 看看日本、挪威如何打造友善職場

高齡就業

從工具、制度與態度三方著手,是鼓勵熟齡者再就業的重要方法。

支持退休者重返職場是高齡化社會的重要議題。挪威、日本都已提出終身學習、終身就業的觀念,盼望凡是還健康的人都能繼續工作。因為這樣有生產力的長者持續接觸社會,參與社會,也能夠延緩失能。

六十五歲後的國民帶有豐富人生經驗,但在體能和心智反應可能不再像年輕時那麼好,所以,若能納入「高齡友善」思維,支持他們,不只六十幾歲,甚至九十歲的長者,都可以繼續樂在工作。這些友善設計在挪威、日本已經非常成熟。

挪威在1968年創立老人就業輔導中心,日本1971年有支持老人就業的保障法律。觀察他們支持再就業的作為,具有三大重點方向:工具、制度、態度。「工具」是指適合不同行業和身體特性的用具。「制度」是指顧及體能和樂趣,並且不至於打擊年輕人就業機會。「態度」是指沒有年齡成見歧視。

觀察台灣的現況,這三點都很值得參考。首先是工具。以醫院清潔服務工作來說,一個不佳的打掃工具,對於年長的清潔人員並不友善。比方說,管理人員要求清潔人員打掃時要用靜電拖把,避免揚塵,但一些年紀較大的清潔員工卻會趁管理者不注意,又換回了掃把。管理人員覺得這些老人固執難管,實際上,要在每層清掃角落使用靜電拖把,對於年紀較大的員工是相當吃力。就算管理人員親自體驗,也是難以體會,因為年齡身體不同。

所以與其拘泥議論老人是否方便管理,倒不如多花點心思想些友善工具,改善職場環境。如伸縮掃具可適合不同體型;若要常常蹲板凳,可以改用滑輪板凳,減少腰部、大腿與膝蓋的壓迫。

至於制度,日本銀髮再就業中心制定每個月二十小時的時薪制,這樣不會太多,讓老人吃不消,或者佔到未退休者的工作機會。高齡者就業另有「再就業保險」的保障。至於他們適合從事哪些工作,透過制度評估設計,能夠引導與協助求職者找到最適合的行業,之後並且給予三個月左右的訓練。

挪威的銀髮就業中心則持續研究,找出高齡者就業的心理處境和需要,例如特別重視員工與老闆的關係,也關注職場中的年輕同仁是否接納高齡就業者,從而訓練補強高齡就業者的心理素質與環境覺察能力。

日本多種高齡就業職業項目,並不會讓熟齡員工天天處於人群競爭,例如修紗窗,割草,換火災警報器材。熟齡員工可以在社區接觸其他高齡者,幫助更失能的老人,或者協助公共托育,不僅看到小孩可以心情愉悅,還有薪水可以拿。

至於態度方面,日本和挪威都有完備立法,避免年齡歧視。支持高齡再就業,除了反歧視,還要積極創造工作機會,並且推廣高齡就業者不是可憐兮兮,而是繼續彰顯他們存在價值。例如讓有工廠管理執照的老人,兩人一組去監控大型冷暖氣機房運作,不僅不會太耗體能,也比天天在家更有責任感,這種責任感是存在的價值,而不是壓力。

態度,還包括影響雇用者的態度,例如設計有限而彈性的工作,可讓雇用者降低排斥老人就業,例如日本賽艇業,是公營服務,用投注金支援社福資源。一個賽艇活動可以雇用六十位老人,並挑選具有消防專長和管理大型場館安全環境的人來帶頭。這些人許多都是七十幾歲,他們一早就來,把環境整理得非常乾淨,以便民眾能在最舒適環境活動。這種作法比廣告宣傳不要歧視老人的效果更好。

協助更多長者再就業,改善退休後生活品質,已被他國視為效益很大的投資。台灣長照資源非常有限,大力推動老人再就業,可以降低財務負荷,也是鼓勵老人找到存在價值的方法。

延伸閱讀:

吳挺鋒專欄| 從電影《殺出個黃昏》談中高齡轉業

手沖咖啡、種植蔬菜 55+工作者分享退休人生新職涯

退休再就業|The One南園執行長劉邦初:我們找人不在乎年紀、學經歷,重視的是態度

那天,我在農場的體驗

加入安可人生Line,熱愛熟齡生活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