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可人生

從丹麥經驗 看見初老世代投入志工服務的七個好處

丹麥初老志工 - 張馨方 - 銀齡新動力 - 安可人生

丹麥失智照顧中心的活動。圖片來源:張馨方提供

你知道丹麥的初老志工如何投入失智照護工作?筆者曾經考察丹麥的高齡社會服務工作,當地打造一個成功的模式,讓初老世代的退休族也有機會可以參與社會服務。

丹麥有個城市屋登斯(Odense),是童話作家安徒生家鄉,因為推廣人味周延的失智社區照顧聞名歐洲,荷蘭後來興建的失智日間照顧中心就乾脆稱「屋登斯房屋」。這個體系特色是「四層照顧」,第一層是諮詢與通報中心,第二層是志工主導社區照顧,第三層是專業照顧者負責社區日間照顧,第四層是機構。其中第二層主要接待初期失智者,這部分就由志工組織經營。

一般人可能覺得失智照顧很專業,甚至很麻煩,一定要全專業人員,如護理或精神科與社工等。但實際上這第二層一開始設計就定位由志工組織負責。除主導者(類似台灣的長期照顧管理中心專員)是專職外,全都是志工,而且清一色是剛退休的民眾。

圖片來源:張馨方提供

第二層的社區照顧設有固定場地,就連一個小型賣場也有設置。初期失智者會自行前往,或由家屬或志工陪伴前來參加活動。在這裡,可以打橋牌、打毛衣、唱歌、閱讀與其他學習等。丹麥的社區照顧場所,提供安全溫暖氛圍,還「照顧科技圖書館」,其實就是個大櫃子,裏面有各種支持失智者繼續在社區生活的聯繫設備、生活輔具,甚至安撫互動的機器人。

身心健康的初老者擔任志工,在週間輪班,協助主導者維持行政事務,接待失智的客戶,用現代化方法研發更多適合的外展活動,讓日間活動中心提供例行服務外,還成為研發中心。丹麥的志工參與和社區照顧模式,目前運作得很順暢,而且一直在更新,成為歐洲老化對策範例之一。

失智照顧的志工教材。圖片來源:張馨方提供

丹麥鼓勵初老者投入社區照顧的志工服務,有幾個好處:

1. 志工年齡與客戶相近,很容易同理和有共同溝通語言。

2. 有自然機會觀察讓自己與親友,及早預防和治療。

3. 讓初老者保持活躍健康,為國家節約後期醫療開支。

4. 彌補高齡少子社會,專業照顧人力不足改善負荷。

5. 強化在地社會連結,因為相互照顧,拉近人與人的關係。

6. 減少負面思維,看到別人處境而心存感激。

7. 更多國民以最低成本有效方式具備高齡社會素養。

環顧台灣,目前也有越來越多初老者,正在四處尋找生活意義。雖然有一部分初老者不願見到失能者,覺得是不愉快經驗,難以投入這類服務。但鑑於台灣和其他老化社會有相似擴展資源的困境與壓力,高齡社會的生活品質需要改善,失智者也越來越多,若能參考丹麥,更積極推廣與組織志工,讓初老者有機會成為初期失智的支持者,也是一條可以持續發展的路。

延伸閱讀:

記住這4個改變的重要因素 打造人與人的黃金關係

老了,要住家裡還是老人院?瑞士退休族與母親的相處時光

揭開日本「死後離婚」現象 看見熟女新獨立生活宣言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