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郭孚(大塊文化童書主編)
隨著旅行次數增加,我慢慢養成了一些習慣。出發前除了查看天氣,還有個不會忘記的小儀式:查日出與日落的時間。
因為每天、每個地方的夕陽,都不太一樣。
第一次去歐洲,是在春末初夏的五月。那天,我和朋友在英國湖區吃完晚餐,已經超過八點半,天卻還亮著。那一刻我才真正意識到,自己來到了一個與台灣緯度完全不同的地方。我們從溫德米爾鎮火車站出發,走了二十分鐘,登上山頂的 Orrest Head Viewpoint,眺望整個湖區的風景。當太陽緩緩沉下地平線,一行人對著天空中的彩霞讚嘆不已——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這麼深刻地被夕陽打動。
從那之後,每每遇見夕陽,我都會想起那個黃昏。
那份震撼停留在心中,同時喚醒了更多的記憶。像是小時候,爸爸載著我和妹妹放學回家,行經稻田時,整個天空被夕陽染得通紅;又或者與好友造訪日本豐島,碰上颱風全島停擺,卻因此認識了親切的公車司機,帶我們上山看夕陽;還有住在西曬房的日子,每天傍晚,窗外都會浮現一片揉合了紫色、橘色、粉紅色的夢幻風景。
《融化在夕陽裡》/文圖:小木屋工坊/大塊文化出版
某天,我在網路上看到一個說法:「日落只有八分鐘。」當時心想:怎麼可能這麼短?
後來一查才發現,原來那「八分鐘」是光從太陽傳到地球所需的時間——約 8 分 20 秒,而不是夕陽落下的過程。實際上,太陽從接觸地平線到完全沉沒,時間會因地點而異,從 2 到 10 分鐘不等。如果加上天色轉暗的黃昏餘光,整段過程可長達一小時。以台灣為例,地處北緯 22 至 25 度之間,日落過程平均約 3 到 5 分鐘;而從太陽落下到夜幕低垂,大約還有 1 小時左右的餘光。如果想要欣賞那段「夕陽剛沉下去、天空還泛著橘紅」的魔幻時分,其實只有短短 20 分鐘。
而這段稍縱即逝的時間,就是繪本《融化在夕陽裡》所捕捉的核心。
這本書出自日本雙人創作組合「小木屋工坊 The Cabin Company」之手,榮獲第 29 屆「日本繪本獎」大獎。令人驚喜的是,這本作品跳脫了他們過往幽默奇想的敘事風格,改以柔和、詩意的筆調,描寫黃昏時分的片刻日常。夫妻倆在創作前閱讀了大量與黃昏有關的詩作,將那些關於時間、光線與情感的感受,轉化為簡練而富含餘韻的句子。話語輕柔,卻句句滲透心底,像是記憶深處久違的聲音與情感,一點一滴浮現。
《融化在夕陽裡》/文圖:小木屋工坊/大塊文化出版
初次讀到書稿時,我的第一個感覺是:「這些畫面好懷舊啊!」像是回到了童年午後,讓人不禁覺得——這本書,應該不只是孩子會喜歡,連大人也會被深深打動。
編輯過程中,我一讀再讀,愈看愈愛。每一幅跨頁畫面都美得讓人屏息。泳池、公園、街道⋯⋯每個場景皆飽含鮮明而豐富的色彩層次。我尤其鍾愛那一幕:女孩坐在浴缸裡,輕撫著受傷的膝蓋,淚水滑入水中,蒸騰的熱氣中,毛玻璃上映著夕陽餘光。安靜、溫柔,讓人久久難忘。
書中看似描繪同一個傍晚,其實橫跨四季、不同場景。你會看見喜悅,也會感受到哀傷。夕陽不語,卻始終靜靜陪伴。而那些不經意的黃昏,正是最深刻的記憶。
下一次遇見夕陽時,也許你會不自覺地,想起這本書。
※若您喜歡我們的分享,歡迎加入【後青春繪本館】臉書社團,一起交流熟齡繪本資訊。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39396606797894/
想了解更多熟齡繪本的精彩解讀,歡迎參加熟齡繪本悅讀會【達人季選:大塊文化】
🕑時間:14:00~16:00
熟齡繪本線上悅讀會:大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