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可人生

創齡生活筆記|沒事做,比沒錢更傷身

和身邊的親友聊到退休話題時,最常聽到的兩句話,一句是「退休以後我最怕沒錢」,另一句就是「終於可以不用做事了,好爽」。

但我認真覺得——沒事做,比沒錢更傷身。

不是說錢不重要,錢很重要,它可以讓生活有選擇權。但很多人退休以後身體垮下來,不是因為沒錢,而是因為——突然沒有事做、沒有目標、生活變得空蕩蕩的。

 一開始很爽,久了會出事

很多人剛退休時會想著要睡到自然醒、吃吃喝喝、追劇、旅遊……開心得很!

前幾個月真的會覺得像放長假,終於解脫。但我觀察過,有些人過了一段時間,身體開始怪怪的,記性變差、睡不好、體力退、整天無精打采。

這些變化很多時候不是老化本身造成的,而是太閒造成的。

有回看電視時,節目來賓分享,他的長官過去是高階主管,工作繁忙、壓力大,身體看起來都還不錯,健康檢查的數據也沒有太大問題。結果退休後才半年,就突然過世了。聽到的當下真的很震撼。

明明工作那麼拼命都撐得住,怎麼一退休,反而撐不住了?那種像是身體「突然沒了方向,整個潰堤」的感覺,真的是反撲式的崩盤。

做點什麼,真的會不一樣

我也想到有一位職涯教練,退休前在外商當高階主管,原本覺得退休是一種解脫,不用再上班、不用開會、不用被追KPI。剛開始的確很開心,到處吃吃喝喝,愛睡到幾點就幾點。

但過沒多久,他自己說每天像是在混日子,整天坐在家裡看電視,他的家人建議他去社大上課、也可以種種花草。

結果,去社大上課也提不起勁,種的花草也都死光光。半夜睡不著,還會出門看警察臨檢在幹嘛。

後來他主動出擊,去找企業談職涯諮詢服務,說費用不用高,只是想繼續做他擅長的事。結果一開張,整個人又生龍活虎起來。

這些例子對我來說都是前車之鑑。當生活太「自由」的時候,反而不知道要怎麼安排自己。

提醒我自己:有一點事做,就會不一樣

說實話,我自己也會害怕有一天「早上醒來,整天不知道要幹嘛」。身邊也有朋友問我說,看你做很多事,像是做podcast節目、上舞蹈課、寫文章、學習精進、開課、閱讀、接案,怎麼有這麼多時間?

我離開正職工作這些年,不算真的退休,我一直告訴自己,要維持「有事做」的狀態,這樣心情也會比較穩定。

我發現啊,每天有個期待、有個節奏、有個可使力的地方,真的會讓人比較不會「鬱卒」。

讓自己有事做如上舞蹈課,心清較穩定。(圖片來源/freepik)

留一點空,也留一點事

我會告訴自己,不是每天都要排滿,也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

給自己留一點空,也留一點事。

空,讓我能喘口氣、調整步調;事,讓我感覺「還在參與這個世界」。

我在學習用自己的方式和節奏,活出想要的樣子。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