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可人生

後青春繪本館|甜蜜的負荷

《背石頭的人》/文:珊卓‧布朗寇,圖:艾爾瑪/大穎文化出版

撰文/文亭硯

繪本《背石頭的人》封面寫著「放下或繼續忍受負面情緒可以由我們自己選擇」。這幾年大家都聚焦在自我覺察,更懂得面對所有情緒時,如何自處?但引發這些情緒源頭的問題似乎沒有談到。當然,這絕對是個大哉問,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課題,但此刻這本書,讓我明顯地感受到我必須要自己動手將一顆顆具體的石頭,從我身上取下,不止別奢望有人幫我取下,同時還要拒絕別人繼續加給我的石頭。

照例從封面看起,每個人似乎視為理所當然地或背或拿著石頭前進行走著,故事講述在負石者城,城中有個傳統,就是每個人都會背著大大小小的石頭生活。

「經過大人的教導,彼得從小就相信,每個人一輩子都應該背著石頭。」他奉為信念地認定人一出生就有這種義務。

《背石頭的人》/文:珊卓‧布朗寇,圖:艾爾瑪/大穎文化出版

第二頁的圖像讓我震驚,不是一出生的寶寶開始被「背石頭」的概念教育著,可能從胎教起,大人就不自覺地在灌輸了,圖像中看見一對父母對著肚子裡的胎兒說話,手上拿著準備好的出生後見面禮,那是一袋裝有芳香撲鼻的彩色石頭。小孩長大後走在路上,也會不時收到別人給的石頭,在整個成長過程中,因為看見鎮上街坊鄰居,大家都是若無其事地扛著石頭走來走去,也就漸漸習以為常了,彼得很喜歡觀察路人跟他們的石頭。

直到遇見一位美麗的女孩,她在城中跑來跑去,背上沒有任何一顆石頭,女孩的出現,讓彼得開始思考為什麼我們需要背著石頭?爸爸告訴彼得爺爺奶奶的故事,但他們仍不清楚這種背石頭的風俗是怎麼開始的。彼得只知道大家都背著石頭走來走去,當然也有人動起腦筋,讓別人背著自己的石頭,自己只背著零碎的石子就好……。

《背石頭的人》/文:珊卓‧布朗寇,圖:艾爾瑪/大穎文化出版

什麼時候才會自覺石頭很重,才意識到自己背得很辛苦,所有社會期望及他人目光都像是書中的石頭,從小到大我們或多或少都背負了自己給自己或是別人給自己的石頭,這些石頭增加的速度往往比放下來得快,也許是不希望辜負別人的期望吧,也許是放不下別人的眼光吧,更或許連自己都不自覺,而驕傲地認為就是要如此向前進,甚至是沾沾自喜地覺得自己撐起了一片天。當然也有生活環境不允許我們放下身上的責任,但久而久之可能成為心理上的負擔,石頭的存在似乎多少與自己的存在價值掛勾,只有我們自己意識到這些尖銳的石頭已帶來傷痛,這些石頭的重量已超出自己的能力,事實上,我們有權選擇不把石頭全都扛在自己身上,偶爾放下一些石頭,即使要背負某些石頭,也是我們選擇後,愉快輕鬆地背著它負重前行,正所謂甜蜜的負荷,這一切都在我們有了自覺後才可能辦到的。

《背石頭的人》/文:珊卓‧布朗寇,圖:艾爾瑪/大穎文化出版

※若您喜歡我們的分享,歡迎加入【後青春繪本館】臉書社團,一起交流熟齡繪本資訊。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39396606797894/


作者/文亭硯

閱讀是我的最愛,尤其是大量的文字閱讀莫名地讓我有安全感,想到若當我老到眼睛退化連閱讀都備感吃力時,我該如何?

「繪本」二字出現了,還結合了長者,就這樣和繪本及後青春繪本館開始了這段巧妙的相遇,這絕對是人生另一個美好階段的開始。

在繪本中尋找生命省思,決定50+後的人生悠遊於繪本中漫步呼吸,遇見更多美麗的人事物。


2025熟齡繪本悅讀會,實體講座6/25正式啟動!!!

大家期待已久的實體熟齡繪本悅讀會來囉,
邀請知名繪本評論人、佳音電台「藝文生活家」節目主持人 #歐玲瀞 老師來擔任講者。
食物,不只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情感的載體。每一道菜餚,每一口滋味,都可能藏著一段關於愛的記憶。
以「愛之味–從食物到心靈的溫度」為題,從具象的飲食經驗出發,延伸至愛的多重面向,帶領大家走進繪本的世界。我們將一同探索愛如何透過如常生活被感知、被傳遞,也如何在心靈深處留下餘韻,邀請大家與我們一同細細品味,那些藏在故事裡的愛之味。
日期:6月25日(三)
時間:14:00-16:00
地點:壯世代教科文協會(台北市中正區鎮江街3號7樓)
【費用方案】
單人樂學 560元/人(原價650元/人)
雙人成團 800元/2人
報名截止日:6/22

熟齡繪本悅讀會:青林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