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可人生

好好退休去|人生最後一封情書:優雅智慧的財產分配法

文/黃儀婷

我曾是一名加護病房的護理師,在工作中難免看到許多生離死別的場景,有的哀傷有的溫馨,甚至有的卻令人顛覆想像。鄰近護理站那床的陳爺爺待在加護病房已經一個多月了,他的家屬經主治醫師說明病情後同意放棄積極治療。今日一群陳爺爺的家屬魚貫而入地來到病床旁,有的人神情哀戚,有的人泣不成聲,其中一名家屬開口要求能有一個隱私的空間讓他們能好好地向陳爺爺道別,我便拉上床簾只透出一條能看到生命徵象監測器螢幕的縫隙後便站得老遠,一邊盯著螢幕上的數據一邊在腦中沙盤推演稍後要做的工作順序。等到家屬都已經離開病房後,我替陳爺爺翻身換尿布時發現他的手指指腹殘存了紅色印泥,我瞬間意識到發生什麼事了…。

在親人即將離世前後,能分配到多少遺產就是家人最關注的議題。曾在長照機構工作的我聽聞過許多子女爭產的故事,有的是事先偷偷轉移房產和盜領存款,有的是偽造遺囑。曾有一位父親則是因提前做財產分配給兄弟倆鬧不平均,遭到拿到較少遺產的小兒子遺棄,更恐怖的是,隨後拿到比較多遺產的大兒子在一年後全家就移民美國,對父親就再也不聞不問。經過灑狗血般的劇情後,這位父親在大兒子移民美國後半年就過世了,據說小兒子也帶著不滿的情緒草草地結束了父親的身後事。

原先是一份愛的傳承,到後來卻造成手足間的紛爭,甚至摧毀掉獨一無二的親情牽絆,我想是即將離世的親人始料未及的吧!

如何避免子女在父母離世前後因遺產而爭執不休?我的建議提早規劃、合理分配、坦誠溝通、強化情感,必要時也可以尋求專業協助。透過預立遺囑、善用生前贈與及信託契約來合理安排遺產:

  1. 預立遺囑:商請律師協助立下合法遺囑,其內容可以完整說明財產分配及其原因,是最能表達自己想法的方法。

  2. 生前贈與:若擁有可觀財產的父母,不妨可以在平時就利用贈與稅免稅額(每年244萬元),慢慢地將財產贈與給想給的人,既可以省下不少遺產稅,也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贈與,避免子女自己分配時造成紛爭。

  3. 善用信託:信託機制被形容是「從墳墓裡伸出來的手」,雖然委託人已經死亡,但他的遺產仍可以透過遺囑信託進行管理及分配,例如:在我死亡後的每年農曆新年都要從我的遺產提領一萬元贈送給孫女當作春節紅包。當然,這些管理及分配都要事先擬定好才能在死亡後由受託人執行。

遺產分配是一項極具智慧的任務。父母應注重心理平衡,即便分配不完全平均,也應該平衡每位子女的心理需求,透過溝通或情感支持來補足子女認為不公平的感受。

最後,子女們也應將父母的遺產視為他們留下來的紀念,並非偏愛的標準。父母的愛早已灌溉在子女成長過程中的每分每秒了。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