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可人生

Anke 人物 | 揪朋友微型創業,潘海明為老後生活未雨綢繆

基督教芥菜種會_潘海明-1

潘海明穿上自己的圍裙作品,在縫紉班課堂上說明創作理念。

採訪=邱詩琁,文字=夙越,圖片提供=基督教芥菜種會

習慣未雨綢繆的潘海明,從年輕時代進入職場就開始有規劃退休生活的概念,當時勞保制度尚未完備,她就知道「累積」的重要性,不只在財務方面,還有培養興趣手藝。

原本即擅長拼布,經朋友轉貼訊息得知芥菜種會開辦的縫紉班,立刻報名參加。課程中受到老師啟迪,雖然很多基礎內容是原本就會的,但是仍收穫滿滿,包括吸收老師的授課技巧,因為潘海明也曾有過教學經驗,這種再學習所帶來的成長感受,啟發性的引導教學也刺激她萌生新創意,讓她有了整理過去、重新再出發的勇氣。

再學習之後,從學生轉身變老師

芥菜種會的縫紉課結束後,潘海明與手作同好友人更積極去找課程,只是這次身分轉換成「當老師」。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做,可以互相支援,尤其潘海明家裡有長輩需要照顧,與同好合作,讓時間運用多了彈性餘裕。她說:「我們這個年紀單打獨鬥很累,以前工作是為了薪水,現在是以興趣為主,比較舒服也駕輕就熟。」

在自身的根基及芥菜種會的協助下,潘海明成了銀領老師的典範,已開始在社區教銀髮族手作,還去社會局辦理的石頭湯開課。

屆齡60的潘海明從原本半退休,轉向積極活躍再就業的狀態,主因在於高齡94歲的媽媽失智,讓她體悟「我一定要走出來,努力經營自己的下半場人生。」「希望現在賺的錢可以維持基本生活開銷,盡量不要動到老本。」物價上漲加上投資風險,再加上高齡長壽的時代,讓向來有危機意識的她,覺得既然還能動、還能賺,就加減增加一些收入,而且有目標和重心的生活,更有益身心健康。

潘海明因為縫紉、手作,開啟嶄新人生下半場。

在四處教課的途中常耗費不少時間精力,潘海明許願擁有一間工作室,讓同好及學生可以聚在一起做東西、互相啟發,如今這個願望終於要實現了,跟好友一起承租工作室,可減輕負擔;一起分享創業的喜悅,快樂加倍。「現在的狀態滿開心的!出門時會事前先把材料、工具準備好,走到哪就可以縫到哪。」

有回她趁在醫院等待的時間便順手縫東西,還因此招了一位學生。「我們是採單堂招生的形式,對學生來說有更多彈性,我們也覺得滿自在的。」自行招生的規範沒那麼多,不論是學做包包,或包包上的裝飾掛件、種子串、小玩偶等,單一或不同媒材的結合,各具美感與創意,只要有學生想上,她們便可提供多元課程內容與彈性選擇。

潘海明深耕手作領域,並且透過不斷再學習帶來自我肯定與再創業的契機,也讓她的退休及照顧者生活變得多采多姿!


延伸閱讀

芥菜種會推再學習、再就業,靠手藝、創意縫出新人生 

如何設計下半場人生?「台灣樂齡學習之母」魏惠娟:第一「要改變」(上)

【有點熟電台x安可人生】熟人●EP 12「我原本以為自己會過著退休封閉的日子,沒想到會出來創業」/李姊 66歲/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