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可人生

Anke人物|舞台上的百變天后- 郎祖筠 不只變臉也變聲

原來自己的聲音不只有這樣?!我們總以為自己的聲音早定了型,其實你的聲音潛能可能從未被開發過。劇場界的大腕級演員 郎祖筠 ,在 聲音表情 開發的路途上,遇過恩師,更獲益於自己的勤練。

專訪郎祖筠的過程中,我像是看了一幕幕的戲劇片段,一個多小時的訪問裡, 郎祖筠變化了無數的角色、聲音,所謂「說的比做的容易」, 對於戲精級的演員來說,難道是「演的比說的還容易」?我無法當個「忠實」的觀眾,必須時刻忍住自己的笑意和反應,以免干擾了同步錄影。

一個多小時的訪問裡, 郎祖筠變化了無數的角色、聲音。攝影/張紀詮

原來聲音可以被開發訓練

我們知道「聲音是有表情的」,真槍實彈、直接面對觀眾的舞台劇,被許多演員們視為表演生涯的一大挑戰和目標,上了台,沒有喊卡的機會,幕後沒有配音,演員得直面觀眾,演員的聲音也是。

身為觀眾的我們,多數時候坐得距離舞台老遠,看不清演員的面部表情、細微的肌肉抽動,但我們聽得到演員聲音裡的表情,我們不僅被背景音樂所觸動,很多時候我們是因為演員聲音裡的豐富情感而潸然淚下。

被封為舞台劇界的百變天后、千面女郎,郎祖筠在舞台上演繹各類角色,靠的不僅是豐富的臉部表情、靈動的肢體表現,還有聲音的聲線轉換,觸動觀眾心弦。

談到聲音學習歷程上的幾次重大啟發,都和知名音樂製作人陳揚有關。

她記得在某次機緣下,陳揚老師跟她說:「妳要把聲音往後放。」意指用喉嚨更深處的位置去發聲,郎祖筠一聽便領悟,發現改變發聲部位之後,不僅聲音聽來更厚實,使用的時間也拉長,有時一天超過12小時的排練、唱歌,聲音也不會沙啞,甚至感冒時,都能盡量避免聲音被影響。

她聯想到以前唸書時,在國立藝術學院(現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所學的國劇聲腔訓練,演老生時用的是頭腔共鳴,扮花臉則會運用到整個後頭腔,共鳴的位置更大,能量和聲響相對更弘亮。

當年求學時也許不明所以,後來在表演的運用上才發現幫助甚大,扮演不同年齡、性別、個性的角色時,除了靠化妝造型和臉部肢體呈現,透過不同的發聲位置,讓她可以游走在多樣角色間,甚至達到變化莫測。

圖片提供/果陀劇場

練聲就像練肌肉,貴在持之以恆

第二次關於聲音的啟發,則是因為舞臺劇《梁祝》的演出,當時因為搭檔的演員夏禕聲線較高,飾演梁山伯的郎祖筠,雖詮釋的是男性的聲音,音部也得跟著升KEY。

「我其實是土法煉鋼,每天唱、每天練,過不去的地方,就一直突破。」練到有一天,郎祖筠驚喜發現聲音上去了,也因為每日的勤練,丹田的力氣也增強了。

鍛鍊聲音就像鍛鍊身體肌肉一樣,越練強度就越強。聲音跟肢體一樣,是可以被開發、突破的,就看你要不要練。

至今,郎祖筠仍維持每天鍛鍊的習慣,每天早上起床,她習慣再沖一次澡,一來提神,一來藉著沖澡時光,用水蒸氣潤喉也開嗓,開嗓儀式就從咿咿啊啊開始,再變換不同的聲部,最後再以一首歌曲結尾。

「所有的鍛鍊都是很枯燥的。」郎祖筠耐得住枯燥,因為她深信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用音樂懷念父親

去年11月,郎祖筠和灣聲樂團合作了一檔名人系列音樂會,取名為「思鄉路漫漫」,所思的「鄉」指的是父親的故鄉南京,音樂會中,樂團演奏了郎爸最愛聽的「鍾山春」、「母親您在何方」、「綠島小夜曲」等,以及最愛聽郎祖筠唱的「長城謠」,在曲與曲之間,郎祖筠娓娓道出和父親相處的點滴故事。

伴隨著悠揚樂曲,人聲、歌聲、樂聲,一同向天上的郎父傳遞了最深的思念,也感動了在場的聽眾。

郎祖筠曾說:「什麼都不怕,就怕爸爸忘了我。」慶幸的是,這件事並未發生。說來也是幸福,郎祖筠對父親的年輕往事所知甚多,除了聽媽媽說,也包括自幼的好奇。

父女同在演藝圈,一位站在台前,一位身在幕後,郎祖筠承襲了父親的利他主義,讓旁人開心、自己更開心;也受到父親好人緣的庇蔭,而且還有很多曾和父親共事過的人,可以告訴她更多關於父親的故事。

場地協力/明日のお弁

完整文章,請見安可人生雜誌 第十四期 – 玩聲玩樂玩活力

出版日期:2019/08/01
定價:新台幣220元
零售據點:誠品金石堂博客來讀冊各大書店
訂閱訂購:請點選此處

延伸閱讀

郎祖筠 :天不怕地不怕,只怕爸爸不記得我

用演戲伴失智父 郎祖筠:學著放過自己

藝術創齡 | 玩舞玩聲玩戲,退休人生玩很大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