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可人生

把愛和思念化作經緯 73歲章鄭瑞蓮獲國際拼布大展首獎

章鄭瑞蓮於家中工作室示範如何縫製貼布繡。攝/胡乃云

章鄭瑞蓮接起電話,電話的另一頭是第六屆杜拜國際拼布大展 (The 6th International Quilt Show Dubai)的評審,對方說:「哈囉,Sabrina!我們對你的作品印象深刻,很希望你可以得獎……很榮幸通知你,你得到2018年拼布大展傳統組的首獎和次獎!」

憶起獲獎的那一刻,73歲的章鄭瑞蓮仍激動萬分,她說:「參賽是偶然,得獎更是意外,對我來說是很大的鼓勵!」

章鄭瑞蓮不靠針線過活,事實上,那是她的興趣,一個從60歲開始的興趣。

偶然發現縫紉樂趣 因痛失摯愛而擱置 

60歲那年,移居紐西蘭的章鄭瑞蓮回臺探親,妹妹鄭瑞芳向她展示手做的拼布鉛筆盒,章鄭瑞蓮看了也想自己動手做一個,於是請妹妹教她,完成了人生第一件拼布作品。

回到紐西蘭後,章鄭瑞蓮不忘針線活的樂趣,向一位當地韓裔人士拜師學藝,從初級班到中級班,學了4年多。2010年,章鄭瑞蓮的丈夫章雯因病去世,她就此封閉自己,不和朋友來往,也提不起勁做原本喜愛的事,學習拼布的計劃也就暫時擱置。

章鄭瑞蓮的縫紉工具包與作品,圖左上長形鉛筆盒為她的第一件拼布作品。照片提供/章鄭瑞蓮

對貼布繡一見傾心 重拾手作熱情

2012年12月,她和小女兒Maggie到鄉下摘莓果時途經一間拼布工作坊,那裡展示許多拼布(patchwork)和貼布繡(appliqué),章鄭瑞蓮看見掛在牆上的Baltimore album quilts(貼布繡的一種,相傳源自於19世紀美國巴爾的摩,主體由一個大方塊與相連的12個小方塊組成,外有花邊和白底,長寬各205公分),對其中一個小方塊的圖案一見傾心,於是買下整套貼布繡。

原本,章鄭瑞蓮只想買下那個令她著迷的小方塊,但無奈按規定Baltimore album quilts不能分售,便在女兒鼓勵下買了整套。未料,小方塊上的葉子有6個180度的轉彎,光是1片小葉子就花了她3個小時縫製,章鄭瑞蓮每天花上5-6個小時,第一個小方塊足足花了3個月才完成!

 

章鄭瑞蓮的縫紉工具包與作品。照片提供/章鄭瑞蓮

遇難題不放棄 拜師精進縫紉技術

看著一塊塊按月寄來的小方塊(一次買整套,但分13次寄到家中,前12個月寄小方塊,第13個月寄大方塊),章鄭瑞蓮焦慮不已,要女兒陪她到原店辦退貨。

店員看到章鄭瑞蓮的成品驚呼不已,因為店裡的成品是用機器縫出來的,而章鄭瑞蓮卻是完全用手工縫出來的,「你縫得很好!這樣吧,我給你介紹一位老師。」

在女兒的鼓勵下,章鄭瑞蓮硬著頭皮去找那位紐西蘭老師學貼布繡。透過老師傳授的「布膠」和「冷凍紙」技術,這次,章鄭瑞蓮花不到一個月就完成一個小方塊!

歷時3年9個月,包括往來於紐西蘭、澳洲、美國、日本和臺灣挑選合適布料和顏色,以及送至國外壓線的時間,章鄭瑞蓮終於完成這件有135個葉子、268個圓果子的貼布繡Baltimore Fall(秋收)。

章鄭瑞蓮作品Baltimore Fall(秋收),獲第六屆杜拜國際拼布大展傳統組首獎。照片提供/章鄭瑞蓮

把作品變成傳家寶 著手縫製第二件貼布繡

接著,章鄭瑞蓮便開始著手進行另一件長寬各205公分的貼布繡,因為Baltimore Fall是要給大女兒Daisy的傳家之寶,那就該再做一件給小女兒Maggie。

和小女兒商量後,章鄭瑞蓮決定用經典童書人物Sunbonnet Sue(蘇姑娘)作為這件作品的主角。不同於Baltimore Fall的圖案是由廠商先畫好,這個作品完全由章鄭瑞蓮原創設計。

這件作品有36個方格,每個方格都有一個蘇姑娘,而章鄭瑞蓮跑遍臺北迪化街,甚至遠到日本、美國、紐西蘭和杜拜等地,就為了幫這36個蘇姑娘搭配合適的布料和蕾絲。

章鄭瑞蓮十分樂在其中,「在1到2小時內就可以看到成果,回饋很大,配色可以很自由,畫面很繽紛。」談到做貼布繡的樂趣,章鄭瑞蓮滔滔不絕地說著。歷時1年11個月,章鄭瑞蓮完成了這件作品,取名為「Sunbonnet Sue’s Holiday」(蘇姑娘的假期)。

章鄭瑞蓮作品Sunbonnet Sue’s Holiday(蘇姑娘的假期),獲第六屆杜拜國際拼布大展傳統組次獎。照片提供/章鄭瑞蓮

把愛和思念縫進作品 獲國際拼布大賽首次獎

今年3月,章鄭瑞蓮飛到杜拜探訪在當地工作的女兒,同時把分別花了她3年9個月和1年11個月完成的兩件貼布繡帶到當地鋪棉、加底,正式變成可以給兩位女兒的「傳家之寶」,還因店員鼓勵報名了杜拜國際拼布大展,因而以Baltimore Fall(秋收)和Sunbonnet Sue’s Holiday(蘇姑娘的假期)拿下傳統組的首獎和次獎。

踏進那間工作坊時,章鄭瑞蓮大概沒想到自己有能力完成一件長寬各205公分的貼布繡,甚至還能完成第二件長寬各205公分的貼布繡。從在女兒的鼓勵下開始的初體驗,到中間硬著頭皮度過難關,堅持下去的動力是什麼?「做貼布繡的時候很安靜,我一個人聽著音樂,時常會想起我過世的丈夫,還有女兒對我的愛。」章鄭瑞蓮說。她將對丈夫的思念和女兒的愛,逢進貼布繡裡,就像經線和緯線一樣,和作品融為一體。

章鄭瑞蓮為女兒親手縫製的結婚禮物。照片提供/章鄭瑞蓮

同樣追求完美 但多了同理心和耐心

退休以前,章鄭瑞蓮是玩具公司的總經理,待人處事極為嚴謹且力求完美,她形容自己的個性「寧折不彎」,這種個性曾讓不少人退避三舍。最近巧遇老朋友,對方直誇她變得「很慈祥」。問她自己觀察到學貼布繡後有什麼改變?「變得有同理心,而且很有耐心!」她笑說這像自誇,但確實是她的親身體會。

最近,章鄭瑞蓮剛開始一個新的興趣──打毛線,問她為什麼想學這個?「小女兒指著鳳尾披肩,說她五年前就想要這個了,問我能不能報名毛線課做一個給她。」她說,二十二片鳳尾才能做成一個鳳尾披肩,她剛花了七小時打好一片鳳尾,而且織法比貼布繡還難,但她不放棄,除了自己上網找資料來看,還在毛線課Line群組裡發文:「我不相信我老了,我一定要把它(鳳尾披肩)打出來!」同學回她:「加油!加油!」說到這裡,她開心地咯咯笑,就像個小女孩一樣。

延伸閱讀

行動好點子 | 對抗年齡恐懼 搖滾爺奶解放老後想像

人生下半場,返鄉開間用料理當畫作的小店

85歲阿嬤畫出興趣 兒孫幫開畫展圓夢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