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可人生

李梅樹藝術大師 用畫筆說土地故事

李梅樹大師超過一甲子的畫筆生涯,為臺灣美術史寫下燦爛一頁。三峽的地標清水祖師廟,在他的帶領下,成為「東方雕刻藝術殿堂」。巷道另一處的李梅樹紀念館,以教育薪傳為任,拓展藝術生活美學。

李梅樹豐沛的創作能量始於幼時,從小熱愛美術和音樂,常在祖師廟前觀看百姓日常,激發敏銳的觀察力。就讀三角湧公學校期間,受日本老師遠山岩教導,接觸西洋繪畫;十六歲考取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現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習正規美術教育,對藝術創作更加著迷,立志成為畫家。

負笈東瀛 師承名家大師

進入學識殿堂,除了課堂上的知識,另向日本郵購相關《講義錄》自修研習,並以油畫創作練習。受到學長黃土水入選「日本帝展」的鼓舞,萌生畢業後到日本留學的計畫,惟父命安排婚事,留學夢暫時擱下。後來參加臺北師範學校囑託石川欽一郎開設的「暑期美術講習會」,結識了陳澄波、李石樵、倪蔣懷、陳植棋等重要畫家。李梅樹的畫作《靜物》、《三峽後街》陸續入選臺灣美術展覽會,才華備受肯定,他的大哥則全力資助他負笈東瀛、深造圓夢。

在東京美術學校西洋畫科,先後師承長原孝太郎、小林萬吾、藤島武二、岡田三郎助等名家,畫風呈現典雅、細膩的印象寫實,留學日本,奠定了李梅樹成為台灣重量級西洋美術家的地位。一九三四年完成學業歸國,回台後被任命為三峽庄的協議員,同年與畫友創立「臺陽美術協會」,開創臺灣新美術運動風潮。

寫實風格 描繪風土人情

細細瀏覽李梅樹的畫作,作品融合了東西方畫風,主要圍繞臺灣人文風情,以客觀寫實風格描繪故鄉土地。李梅樹的繪畫特色,主要分為三個時期:早期為日治時期的創作,稱為「外光派」,即印象派注重光與色,以西洋元素畫出臺灣味道;中期為戰後至一九七七年生病住院前的創作,回到最真實的視覺經驗;晚期以照相寫實為主,運用透視法讓作品呈現空間的深度,即使是晚年畫作,色彩依舊鮮豔明亮。

隱身在社區內的李梅樹紀念館,是追尋大師足跡的第一站,迄今已經二十七年,由三兒子李景文擔任執行長,專責導覽解說。館內收藏完整畫作和文物資料,用畫筆彩繪臺灣歷史,包括對三峽小鎮美好記憶。

小憩之女 1935 年創作/ 162×130cm。(圖片提供/李梅樹紀念館)

留日返臺初期的作品,曾獲得1935 年第九屆臺灣美術展覽會特選第一席。畫風明亮華麗,背景層次也十分豐富。以親手拍攝的照片完成這幅畫,也奠定他爾後對著照片作畫的習慣。畫中人物為李梅樹長兄的大媳,姿態神情都經過設計,以左手食指輕點朱唇,輕倚在李家庭院座椅。地上散置的畫冊特別擺置梵谷、雷諾瓦的作品,精心佈置擺設,著重光影和色彩學,以印象派的筆法揮灑出律動感。多層次的複雜空間歷經西洋繪畫的薰陶,尤其畫中人物的衣著和背景陳設,可窺見當時富裕人家的生活。

黃昏 1948 年創作/ 194×130cm。(圖片提供/李梅樹紀念館)

描繪日落西下,婦女結束一日農忙辛勞的情景,此時的光線昏黃,象徵大地的溫暖與豐足。受到印象派與寫實主義影響,畫風帶有米勒的風格,這幅畫讓人聯想到《拾穗》,以簡諧樸實手法呈現農家生活。以大地為舞台,主角皆是李梅樹的女兒和外甥女,捕捉了每個人忙完一天農事、夕陽餘暉映照在臉上的愉悅表情。構圖緊湊嚴謹、塑造空間整體性,尤其是遠方天邊透出的昏黃,對應暮色大地、人物色調,氣氛沈靜悠然。而從婦人與少女的簡單衣著,也能看出當時農家儉樸生活,感受早期臺灣氛圍。

祖師廟慶典 1962 年創作/ 91.0×116.5cm。(圖片提供/李梅樹紀念館)

農曆正月初六是清水祖師爺的誕辰,傳統賽神豬繞境祈福活動吸引各地信眾參與廟會,李梅樹用畫筆記錄了現場祭祀氣氛。畫中可一窺四、五十年前的的文化習俗,民眾懷著朝聖般的心情參加,場面熱鬧喧騰。寫實的場景佈局貼近生活,包括信眾虔誠面容、裝飾華麗繽紛的棚子、人潮喧嚷的繁華景象。左右移動、從不同角度觀看,畫裡的人物和景物彷彿擁有生命般,隨觀眾移動方向流動,寫實理念在創作中期表露無遺,透過生動的繪畫筆觸,展現早期三峽的風土人情。

三峽春曉 1977 年創作/ 45.5×53cm。(圖片提供/李梅樹紀念館)

融合東西方繪畫精髓,以三峽溪畔為背景,描繪迎著朝陽洗衣的婦女,加上三峽橋,可比擬法國印象派大師莫內的《印象日出》。三峽與李梅樹幾乎畫上等號,作品不斷出現小鎮景色、人物,溪水往遠方流去,讓人回溯三峽河港歷史。三峽橋構置於畫面中央水平線稍上方處,以朝霞和倒影縱貫畫面、天空與溪面為軸線,筆觸輕淡卻具洗鍊魅力,呈現柔美協調性。沐浴在清晨陽光裡,可感受到李梅樹蘊藏的豐富情感,透過拱橋造型地標和洗衣日常,回憶純樸如昔的三峽小鎮。

李梅樹紀念館:

延伸閱讀:

台灣柴燒藝術節開跑 陶藝達人都移居到此過生活
藝遊威尼斯; 揭開水都的朦朧罩紗
走訪台南寺廟 發掘傳統藝術之美​

Exit mobile version